海洋文化之失是中华历史之憾

海洋文化之失是中华历史之憾

来源:韩文嘉    曾琪   发布时间:2015-12-23 11:43:52 

9月19日,知名历史学者、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他以《中国历史的缺憾之痛》为题,讲述海洋文化的缺憾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

五种文化类型交融形成中华文化

在讲座中,阎崇年将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类型分为五种,分别是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以及海洋文化。而中国历史上,这几种文化随着时代的推进不断地进行冲突和融合,才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文化。

虽然人们常说“上下五千年”,但阎崇年认为,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可以以千年为单位,将中华历史分为三大阶段。商周时期可以看作第一个千年,其主要特点是汉族的农耕文化之间进行的更替和融合,这个时期少数民族的森林文化、草原文化逐渐与中原发生关系,但是没有登上中华历史的中心舞台。而从秦汉到唐末的约一千年时间,是第二个千年。这一千年的新特征是草原文化的形成并开始进入中原,在中华文化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个千年是从两宋到明清,这段时间里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继续融合,同时东北森林文化开始崛起,并进入到中华文化的融合进程中。

中国历来缺少海洋文化基因

“中国有非常辉煌的历史,受到全世界的尊敬,但我们是不是也有短板,有不足的地方?”他认为,在中国历史中心舞台上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中原的农耕文化、北方的草原文化、东北的森林文化,但缺少海洋文化的根基。正是海洋文化基因的缺失,海权意识的缺乏,结果到了近代,国家遭受了外国侵略者来自海上的入侵。包括近代两次对日战争的失败,有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中国海上力量的薄弱。

海洋文化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的短板?阎崇年表示,其中既有古代交通不发达,也有治国理念的原因——古代中国并不重视海洋经济文化。

在当今,如何弥补中华历史上海洋文化的缺失?阎崇年认为,应该发展海洋文化,建立强大海军,建设海洋强国,制定海洋方略。“三千年中华文明史给了我们启示。在过去的三千年里主要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争夺,但当今的一千年,人类大国的竞争主战场可能一个是天空,一个是海洋。”阎崇年说,中国在航天航空方面这些年成绩很大,海洋经济文化如今也受到政府的重视。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