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积极探寻妈祖文化与道教文化及其乐韵结合亮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23 11:44:30 

“我熟悉这儿的草木,‘天上圣母经’曲初稿于此而成”,9月16日,在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灵气十足的陆丰紫竹观,卓荣光老先生正向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该市妈祖文化研究会林永欣会长讲述着。

陆丰紫竹观

参访交流

参访交流

合影留念

中华妈祖网(微博)讯 (图/文 林保虔)“我熟悉这儿的草木,‘天上圣母经’曲初稿于此而成”,9月16日,在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灵气十足的陆丰紫竹观,卓荣光老先生正向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该市妈祖文化研究会林永欣会长讲述着。

作为中国民族音乐重要组成部份的道教音乐,在音乐学术、人类伦理学、语言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陆丰紫竹观道教音乐延续着 汉唐以来民族音乐的血脉,20年前,特邀科班出身、任职陆丰文化馆的卓荣光整编道教经曲,根据陈信义、林信专道长配音演唱,以其大量的曲目、古老的乐器和 自成体系的记谱方法,抢救了海陆丰道教音乐文化遗产,音乐资料受广东省文化部门充分肯定,入编《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 广东卷》。

2011年,紫竹观一位蔡姓先生拿着妈祖经,问卓老“这能搞出‘哆来咪’吗?”正是一语惊醒,自幼在华山寺看着妈祖戏长大的卓荣光,延续祖辈与妈祖 结下的深缘,萌生了曲调妈祖经文,创立“妈祖韵”梦想,并携老伴暂别佛山市入住紫竹观,开始创作,“我这个广东省音协理事,民俗研究协会的老理事,老天是 在安排我有生之年,初尝‘妈祖韵’,用乐曲去阐释妈祖的慈爱奉献精神,”直至今年5类曲调在手,找到了林永欣会长付诸颂唱。

在紫竹观,林信专道长向林永欣会长细细介绍了紫竹观道教音乐的特点,形成和发展,主客双方就乐韵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并一同驱车前往潭西上埔慈云观走访,了解卓荣光当年专为之作曲的《五谷经》、《老母经》等。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