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水也能种“庄稼”

来源:佚名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6:59 

本报讯 日前,在山东莱州“盐生植物”中试基地,南京农业大学的博士们把用海水浇灌收获的油葵种子带回学校做系列化验。山东莱州市科技局的同志风趣地说,真神了!海水也能种“庄稼”了——海水补充灌溉冬小麦亩产达428公斤,菊芋、牧草等50多个耐盐作物新品种也落地生根。

山东莱州市有海岸线108公里,上世纪70年代以来,滨海平原区形成地下水位负值漏斗区,至1995年,海水入侵面积达278平方公里,造成50多万亩耕地丧失灌溉能力,6.5万亩耕地发生次生盐碱化。2000年起,南京农业大学承担了国家863海洋领域《海岸带盐生经济植物中试与产业化》课题,选择在海侵严重的山东莱州市后邓村、仓上村、朱旺村进行试验。课题研究组在莱州设立了108个小区,建立了立体式综合治理模式。项目实施5年来,通过引进、筛选与培育,确定了小麦、油葵、鲁梅克斯、菊芋等主要中试品种,对番杏、芦笋、甜菜、萝卜等耐盐蔬菜品种,板蓝根、金银花等药材进行栽培研究。其中,油葵、鲁梅克斯(饲草)、菊芋(俗称鬼子姜)收成颇好,50多个耐盐作物新品种落地生根。

今年6月10日,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组织专家现场验收认为:在地下入侵海水补充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产量为380公斤/亩~428公斤/亩,雨养种植对照区为每亩291公斤~302公斤;用40%的海水养殖废水灌溉的油葵长势茂盛;每年75%的作物区用海水灌溉2次、连续灌溉5年的菊芋仍能继续生长;每年50%的作物区用海水灌溉3次,灌溉5年的鲁梅克斯生长良好。试验的耐盐性经济植物展示出难得的丰产性、极强的抗逆性、优良的生物品质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建立农业灌溉“以咸代淡”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工程开辟了新路。

2006年9月24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