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科技入户成效凸显

来源:佚名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7:02 

信息来源:农业部渔业局科技处
根据农业部2006年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总体部署,渔业局以促进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和提升渔业科技贡献率为目标,重点在广西、广东、辽宁、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安徽、四川、湖北、江西等11省共14个县(区)实施了全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并带动有关省在60多个县开展了省级科技入户试点。通过开展为期2个多月的春季行动,今年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开局良好,成效凸现。



据统计,2006年上述11个省14个县(区)共计5576个养殖示范户承担了“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重点推广了9个主导品种和 6项主推技术,示范面积达167万亩。地方配套投入资金220万元。此次春季行动共举办培训班420期,培训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2.37万人次;免费发放各类养殖技术资料4.52万册,编写简报43期。



今年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突出抓“早”,争取工作主动。具体表现为工作早安排、专家早扩充、服务早开展、计划早落实。其次,突出创新,抓出工作特色。一是创新项目管理。在整合有关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将科技入户纳入新农村(渔区)建设重要工作之一,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全程实施“春季行动”、“夏季行动”“秋季行动”等三个行动;三是创新指导方式。农业部专家组依据专业领域实行对口指导,分片包干,各负其责,确保了扩大规模后面上技术指导工作的需要。



各地在开展渔业科技入户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是:



加大宣传,扩大科技入户影响。各地非常重视营造良好的科技入户舆论氛围,注重典型事例的宣传工作。一是集中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春季行动”,特别是今年杜青林部长和危朝安副部长亲临江西余干县科技入户示范点,更是掀起了科技入户新高潮。二是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电视台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三是组织了《中国渔业报》、《中国水产》杂志以及各地的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20余次,编发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简报12期。



狠抓“两主”,突出各地主导产业。今年各地示范的主推品种均将按照“一村一品”培植,大部分是出口创汇品种或大宗养殖品种;主推技术均是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如测水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等等。通过向示范户发放水质快速测定盒、举办水质快速测定方法和水质调控技术培训,联合中央七台播出“池塘水质调控技术”等方式传播技术,使测水养殖水质调控技术在项目区普及率达90%以上。与此同时,各省还因地制宜推广了微生态制剂、种草养螺、混养轮养等生物修复技术,调节和改善了养殖水质,深受广大示范户欢迎。



盘活队伍,全程技术服务到户。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根本上解决了县乡推广机构“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困难,使得技术人员有了用武之地。同时密切了养殖户与技术指导员的关系,使得养殖户变被动接受服务为与技术指导员联动,真正盘活了推广队伍,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全程技术服务的到位率。



抓住关键,物化补贴提前到位。渔业科技入户是个系统工程,必需抓住关键环节,进行分类指导,以提高养殖示范户的科技应用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围绕这几个能力的提高,各地在筛选示范户、选择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发放物化补贴等关键环节创新工作,通过培训和对主导品种进行苗种补贴等形式提前将物化补贴发放到养殖户,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全程监管,确保技术服务到位。在加强科技培训的同时,部、省专家经常深入示范户调查研究,了解生产情况,督导技术指导员因地制宜为养殖示范户制订养殖计划,组织养殖生产,落实指导方案,把新技术、好信息及时传递给示范户,实现专家与养殖户面对面、通讯信息对接。据统计,部、省专家已入户206人次,提供咨询服务2300人次。



目前,渔业科技入户已进入“夏季行动”阶段,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2006年8月29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