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业:调整期或许刚刚开始

来源:船舶重工集团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1:53 
今年下半年以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呈自由落体式狂跌,与此同时,对于世界经济的种种悲观预测不断爆出。所有这些向我们预示,2009年的世界航运业注定是寒风彻骨,而如何过冬将是最大的主题。

集装箱:市场低迷依旧
集装箱运输近年来原本就不景气,又加之突如其来的世界金融风暴,其前景更加黯淡无光。
对于2009年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走势,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主任姚伟福并不看好。他说,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增长率和世界集装箱海运增长率预计分别为2.2%、2.1%、4%~5%左右,而国际集装箱船队新增运力增长率预计为14.8%,运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航线运价将进一步下跌,大部分班轮公司将面临经营亏损。预计上半年形势非常严峻,下半年可能逐步止跌回稳。
中信证券航运业首席分析师于军认为,集装箱多承载终端消费品,对经济和贸易变化的反应较直接和迅速,一旦贸易基本面变化,运输价格和载货量将大幅下降。国内主要业务为集装箱运输的中海集运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4.27亿元,但7~9月亏损却达2.7亿元,是其上市以来单季度首现亏损。
交通运输部水运司运输与安全处陈弋认为,往年,第四季度是欧美圣诞货物旺季,货源增长超过20%,欧美等主要航线均出现爆舱,班轮公司议价能力强。但是,今年以来北美线箱运量始终低迷负增长,三季度,欧洲线也首现负增长,在两大主干线需求下降,且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经济走向衰退的背景下,大量新增运力还在进入市场。据法国海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预计,明年将有64万标箱新运力投入市场,约占现时运力的28%,这需要有12%的需求增长来消化新运力。
中国船舶工业市场研究中心的首席分析师韩笑妍认为,从供需平衡关系来看,目前集装箱贸易增长与运力增长之间的差额已经达到6.4个百分点,供需失衡比较严重。2009年供需差额为5.5个百分点。一直到2011年底集装箱船运力都将有2位数的增长。同时,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占整个船队比例已经超过55%,20年以上集装箱船所占船队比例仅为9%,船队更新需求较小。因此,集装箱船面临着严重的运力过剩压力。

散货船:运费大幅反弹希望渺茫
BDI指数从5月20日的11793点跌到12月4日的666点,已经大大偏离了行业盈亏点。根据业界的普遍观点,散货船运输的盈亏平衡点大概在2000点左右。
陈弋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过程中,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深幅调整已不可避免,这是因为:一是全球经济放缓以及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已出现拐点,铁矿石需求下降,再加上国内铁矿石产量增加、巨量的库存,外贸铁矿石进口依存度降低。二是在我国与巴西为铁矿石价格胶着之际,印度主动提出愿与中国钢厂签长期供货协议,有可能改变当前的货源结构,运距缩短运力减少。三是明后年将有大量新增运力投入,市场难以消化。目前,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危害程度,还难以估计,但经济衰退迹象已有所显露,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短期内难以恢复,漫漫的调整期也许才刚刚开始。
姚伟福说,从近几年的国际干散货海运需求与船队运力增长来看,2009年形势不容乐观。据统计,2005~2007年,国际干散货年增长率分别为5.0%、5.2%、6.3%,2008年预计为3.7%,2009年为3.5%,即海运需求量为32.82亿吨。在船队运力增长方面,2005~2007年,国际干散货船队运力增长率分别为6.9%、6.6%、6.5%,2008年预计为6.7%,2009年预计为13.6%。但考虑到有些订单将被取消的因素,增长率可能大致在7%~8%。2009年国际干散货市场将在低谷徘徊、震荡,从远期交易情况来看,BDI指数将在1000~3000点之间运行。经营国际干散货运输的中小船东将面临严重经营困难,有许多企业面临倒闭破产。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有媒体报道,今年10月份,全球有多家干散货海运公司宣布倒闭。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为乌克兰干散货船运营商Industrial Carriers的倒闭,该公司曾是FFA的积极参与者。
韩笑妍认为按目前散货船手持订单的交船计划,2009年散货船交船量约6600万载重吨,理论上足以应付未来一年的需求,甚至供应过剩。就航运市场而言,短期内运费大幅反弹无望。2009年4月份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果出来以后,市场才有机会回升。但是,铁矿石运输市场受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市场前景充满变数。

油轮:单壳淘汰情况左右市场
虽然目前国际油轮市场还能够赚点钱,但从业界发出的声音来看,2009年出现反转的几率渺茫,也将进入艰难期。原因一方面是实体经济下滑对油品需求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原油运力投放进入高峰期。从中长期来看,在大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油运业想独善其身也难,而且油轮新船订单数量亦不小,达到现有船队吨位的47%,今后两年将会有大量新船投入使用,总的来说也是供大于求。
姚伟福指出,2009年世界石油需求为8720万桶∕日,增长率为0.8%,实际生产增长率为1%,供需基本保持平衡。原油运输需求将保持小幅增长态势,增幅达2%左右。但新增运力投放将加快,对市场造成冲击,同时单壳油轮淘汰存在较大变数,全球现有单壳油轮1000艘,7180万载重吨,2010年淘汰大限将至,最终效果如何,将取决于哪些国家仍允许其进港。总之,2009年国际油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运价面临进一步大幅下跌局面,油轮运输企业也将面临亏损的风险。
韩笑妍认为,与散货船和集装箱船运输市场不同,2010年前的油运市场不仅受货物供求关系的影响,还受单壳油船淘汰执行情况的影响。大量单壳油船淘汰将消化相当数量的新运力,使油运市场供求关系得以缓解。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衰退抑制石油需求,美国石油需求一个月以来下降约200万桶/天。国际原油价格结束上半年一路狂涨的态势,从每桶接近150美元的价格,开始狂跌,目前跌破每桶40美元。需求减弱令油船运费向下波动,预计短期内油船运输市场无力反弹。但油船运费并未像散货船和集装箱船那样猛烈下跌,而是缓慢下滑。总地来说,2010年之前,油船运费虽面临下行压力,但调整幅度不会似散货船那么剧烈。
国泰君安一证券分析师表示,如果单壳油轮拆解速度加快,预期2010年油轮市场可能迎来转机。
中外运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树栋认为,2009年是交船高峰,运力供大于求的局面会更加突出。现在航运基本上呈“L”型发展,但这个底到底有多长,现在不好说。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