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美军事互信任重道远

来源:牛新春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7:02 
1月31日,美国国防部主管亚太事务的副部长帮办劳利斯访华,与中国军方进行了整整一天的中美国防政策会议。这是中美两国军方首次举行以具体政策为中心的高层对话,会议内容涉及中美海上安全问题、美军全球战略调整、台湾问题等。

此举表明,一度中断的中美军事交流加速恢复,交流内容从政治意义上升到实质内容。然而,从中美两大国军事交流、军事信任的急迫需求来看,目前的水平仍然很低,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难走。



中美关系的实质性指标



回顾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军事交流的历史,军事交流既是双边关系的实质性“指标”,也是中美关系最脆弱、最敏感的组成部分。从中美建交到苏联解体期间,由于美国把中国当作遏制苏联的战略伙伴,这一期间中美军事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直到今天未能出其右。当时,两军部长、副部长级别的互访多达十余次,各种形式的交流也极为频繁,更重要的是美方同意向中国转让比较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如向中国提供S-70C-2型“黑鹰”双发多用途直升机、反潜鱼雷、高性能火炮雷达等。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需求急剧下降,加之1989年后对中国的制裁,两军关系开始走向低谷,军事交流完全停止。1994年美国国防部长佩里访华,两国军事交流再度恢复。1998年两军签署首份《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协定》的信任措施协定,标志着军事交流关系取得实质进展。然而,随后由于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军事交流又戛然而止。2001年布什上台初期,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重新审查中美军事关系,4月的“撞机事件”后拉姆斯菲尔德干脆全部中止了交流活动。

“9·11”事件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转向反恐,对中国的战略需求有所回升,中美军事交流关系也随之升温。2002年10月中美首脑在克劳福德牧场会晤时,正式宣布恢复两军交往。2003年9月,美国战舰第一次驶入湛江港,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湛江港首次对外国军舰开放,后来中国海军编队也应邀访问了关岛。2003年10月,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访问华盛顿,成为7年来访问美国的第一位中国国防部长,标志着中美军事交流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此次,中美举行国防政策会议显示军事交流逐渐向实质性内容靠拢。


符合双方的战略需求



中美两国虽然不是军事同盟,不需要搞针对第三方的军事演习和军事合作,但中美作为国际社会最重要的两个大国,在国际社会及亚太地区有诸多共同利益,加强交流,避免误判,寻求合作,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而且是两国迫切的战略需要。这就是两国军事交流何以能够“屡挫屡兴”的根本原因。

从美国方面来看,中国的“战略意图”一直是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崛起的势头有加快之势,国防现代化的步伐也与时俱进,一个强大后的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军事战略,这是美国军方急切想知道的答案。

尽管美国军方、学术界的一些人认为强大后的中国必然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依据所谓的历史规律,中美冲突难以避免。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认为中国的实力及其战略意图并未定型,而是不断发展变化。如果美国现在不主动了解中国的战略意图,而是想当然地将其定位为“战略对手”,并以“战略对手”来对待中国,中国必然会以其人之道还冶其入主身,中美关系将会陷入恶性循环,即“你把它看做敌人,它就会真的变成敌人”。因此,美国应当加强中美军事交流,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的军事战略意图、武器发展状况、军事学术思想,最终能避免因不必要的敌意而浪费美国的国家资源。

从中国方面来看,美国是中国崛起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系统和军事理念,这两点足使中国有迫切需求加强与美国的军事交流。过去10多年里,美国军方一直是“中国威胁论”的主要支持者,通过军事交流能让美国军方知悉中国的真实意图,明白中国将通过合理的国际竞争发展自己,而不是利用军事手段走向强国之路。美国军方对中国真实、深入地了解有助于缓解其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态度,甚至有可能促使美国放松对华技术出口的管制。同时,美国的武器装备、军事学术、大战经验等都有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军事交流有利于中国军队提高自身的战斗力。

与此同时,中美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两个大国,互相了解对方在亚太热点地区的动向及意图,是避免误判和冲突的必要措施。南中国海、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是亚太地区的军事热点,中美两国在这三个地区都有重要利益,卷入的程度都很深,彼此合作与冲突的可能性同时存在。中美军方加强交流,是避免在这些地区因误判而冲突的最佳途径。


军事交流难有实质突破

目前,中美之间存在四大困难使得军事交流难有实质突破。

首先,在交流的基本原则上中美认识有相当大落差。美国一直坚持中美军事交流的基本原则是“对称和互惠”,要求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都向对方展示敏感、关键和核心内容。但是,中方却认为,由于中美两军的实力差距很大,交流的基础本来就是不平等的,因此交流的方式不可能对等。

其次,中美之间的战略猜疑是军事交流的最大障碍。在冷战结束后15年时间里,不管中美关系如何变化,美国军方实际上—直没有放弃将中国作为“潜在对手”的想法,尽管这种想法时强时弱,时明时暗。最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利益的扩展,国防现代化的加快,美国军方的疑虑再度上升。2004年底,刚刚从国防部负责中国事务的位置上退下来的卜大年在《华盛顿邮报》指出,中国实力在全球的扩张危害美国安全,布什政府应当许诺“接触政策”。同样,在中国看来,美国在意识形态上敌视中国,在军事上“遏制、防范、围堵”中国,很可能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国际障碍。

第三,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军事交流跨不过的坎。尽管中美都不愿意承认,但两国军队最直接、最可能的冲突就在台湾海峡。对中国方面来说,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任何退路,中国国防白皮书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台独就意味着战争”。对于美国来说,美国的国内法《与台湾关系法》明确规定,美国将保持自己的实力以抵御威胁台湾安全的行为;布什总统更表明“美国将不惜一切代价协防台湾”。美军驻太平洋司令部也确实在研究各种协防台湾的方案,最近与军方关系密切的兰德公司在一份报告中,以假设的方式提出美国介入台海冲突的方案。可见,在这个最重要的问题上中美军方要建立互信是难上加难。

第四,美国现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对中美军事交流兴趣不大。拉姆斯菲尔德一上任就要求检讨中美军事交流,后来又全面停止两军交流。在过去4年中,他—直拒绝访问中国,中美军事交流因国防部长互访不能实现而未完全正常。最近,中国记者在五角大楼碰到他,问其何时访华时,他仅含糊地表示“在考虑”。

此次中美国防政策会议的级别比较低,交流的项目也不够深入,双方交流的潜力和空间非常大。但是,鉴于上述制约因素,短期内突破的可能性极小。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曾说,他和俄罗斯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会晤10多次,才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关系。可见,中美建立军事互信仍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 牛新春 / 文

2 005年2月22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