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牵动着全世界人们的心。实际上,不仅在陆地上,海洋里也会发生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5月5日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海域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
提到海底地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海啸。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或许很多人关心,如果真的发生海底地震并引发海啸,我国的应对能力和水平如何呢?
对此,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海啸预警业务发展迅速,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已具备地震和海啸监测、海啸预警制作和发布等业务能力。
作为我国开展海啸预警技术研发的唯一国家级业务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自主开发了高精度海啸数值模式、全球海啸传播时间模式并投入业务化运行。该中心还主持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海量数据库的定量海啸预警系统,标志着我国海啸预警实现了从经验预报到定量预报的跨越。2013年11月,预报中心加挂“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牌子,我国海啸预警业务工作由此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并不是所有海底地震都会引发海啸。”预报中心地震监测组组长徐志国表示,海底发生地震后,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才会引起海啸。海啸的发生频率较低,但如果发生极有可能引起毁灭性的灾难。具体到我国来说,南海受海啸威胁最大,东海次之,渤黄海则最小。
预报中心海啸预警室主任原野介绍说,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主要由地震监测系统、海啸监测系统、海啸预警系统等部分组成。
预报中心部署了全球地震监测分析系统,可实时共享全球地震台网数据,用于海底地震实时监测。“海啸预警的前提就是对地震进行实时监测,”原野说,“2012年以来,我国以沿岸海洋站为基础,陆续建设了25个宽频地震台用于加强局地和区域地震监测能力。目前,预报中心地震监测系统可在地震发生后5分钟~10分钟内对其定位。”
海啸监测系统由海啸浮标监测网和潮位站网组成。部署在岛屿上的潮位站可以快速监测海啸波,海啸浮标则可以实时监测海面的异常变化。当海啸浮标监测到海啸波后,监测数据会实时传输到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海啸计算模型可分别在10秒、1分钟和6分钟内得到南中国海、西北太平洋和环太平洋的定量海啸预警结果。
科学应对海啸灾害离不开海啸预警系统。根据全球地震观测网和海啸监测系统的实时监测信息,通过海啸自动预警平台或人机交互平台对海啸波到达时间、最大海啸波高、岸段危险等级等进行快速预报,将海啸预警报产品分发给各用户单位和公众。“发布过程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和自动化手段,最大程度减少警报发布时间,提高警报发布效率。”原野说。
一个科学完善的减灾体系,不仅体现在灾害发生后能否快速、高效应对,还体现在灾害发生前的减灾措施是否得力。
原野表示,海啸减灾规划是海啸减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城市规划、防灾建设和安全教育来实现备灾、减灾。我国于2012年启动了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开展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试点工作,首次绘制了四级海啸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和连江县应急疏散图。2013年以来,率先完成浙江省玉环、苍南、普陀、嵊泗、北仑等地的海啸风险图及应急疏散图编制工作,奠定了我国海啸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基础。“海啸减灾系统通过比对灾害评估标准,并对受灾地区进行调查和检索分析,确定该区的海啸灾害等级,制订灾害应急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