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驱动海洋产业跃升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12-23 11:56:36 
今年的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提出,在海洋科技创新和能力提升方面,2015年要大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构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引导、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按照国家海洋局的要求,福建在行动。
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快跑”
今年3月底,一场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项目推荐推介会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举行。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民用基础设施技术引起参会企业的关注,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详细向福建的几家海洋产业园、涉海企业介绍了技术、产品以及服务方面的内容,双方在现场完成了一次小型的合作交流。
“这样的项目推介会、对接会,福建每年都要开上几场。”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吴南翔表示,福建今年将继续强化项目带动,初步形成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石狮海洋生物科技园、厦门海沧海洋生物医药港、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等5个特色海洋产业园区为依托的“一网五基地”构架体。抓好一批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高端装备等产业重大项目的实施,提升海洋新兴产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
据了解,福建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实施3年来,共获国家专项补助资金6.7亿元,有73个项目列入示范项目库。其中,“年产4000吨新型海洋生物酶产业化”项目已通过总体完工验收,有望带动生物技术和食品、医药、饲料等多个应用行业的发展。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在建与拟建平台已有15个,涵盖海洋生物医药与生物制品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渔业、海洋信息业、海洋技术服务业等领域。
下一步,福建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将积极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继续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加强海洋技术创新引领,推动研究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通过强化原始创新,发展前沿技术,突破关键技术和设施,扩大集成示范,进一步延伸海洋产业链。完善科技项目管理,强化对国家海洋公益专项等重点项目的监管与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金融为企业发展加注“活水”
为扶持现代海洋产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福建积极为有市场、有发展潜力但抵押不足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从2013年开始,福建省每年安排省级财政专项5000万元作为福建省现代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政府风险补偿资金,并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分别与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民生银行福州分行合作开展现代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目前,已累计推出4批意向贷款企业名单,共计222家企业,完成授信贷款近9亿元。
为扎实推进海洋经济试点工作,吸纳广大社会资本,做大、做强福建海洋产业,福建投入50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引导设立了首期福建省现代蓝色产业创投基金,首期募集资金不低于2亿元。
“今年,将完成蓝色产业基金参投企业尽职调查,加快现代蓝色产业创投基金投向工作。引导设立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推动开展海洋“科技贷”业务,积极拓展海域使用权抵押、在建船舶抵押等金融业务,支持福州设立海洋银行,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做出贡献。”吴南翔在今年初的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上作上述表态。
聚贤引智为科技创新“添翼”
科技兴海,人才是关键。
目前,福建正积极筹备成立海洋科学创新创业协会,加强海洋领域科学家的整合和引进工作。围绕福建海洋产业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集聚人才,促进人才与项目、技术、资本高效对接,激发高层次海洋人才的创新、创造和创业热情,服务海洋经济强省的建设。
福建将加快出台《海峡蓝色人才百千万工程实施意见》,争取用5年时间,引进和培养百名以上海洋领域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显著、业内广泛认可的高端领军人才,培养千名以上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万名以上实用技能型人才,努力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适应海洋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与此同时,福建将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以政府指导、行业(企业)为主体、院校为基础的海洋产业人才培养机制,重点扶持海洋生物医药、邮轮游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现代海洋服务业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专业学科,促进院校按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为科技兴海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强劲的智力支持。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