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舌尖上的春天提早了!一大波"时鲜"正赶来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3-19 12:35:58 

3月17日,江苏大地响起了今年第一声春雷,这是惊蛰过后的第11天,天气潮湿闷热。比起后知后觉的虫子们,栖息在水里的鱼儿早已迫不及待地要开始大海向长江的洄游,作为春季“水中鲜”首席代表的长江刀鱼,在这个时候备受瞩目。暖冬+暖春,催生了一些水中、树上、地上的时鲜的提早上市。

江中鲜,新出水

长江刀鱼今年丰收,量多鱼大


和往年一样,3月份的刀鱼交易季,与常州紧邻的江阴小湖水产市场,热闹非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多是大中刀,产量多,价格还在反复


刘静,小湖市场华华水产行老板娘,早年跟随父亲从事刀鱼批发生意,至今已17年。3月17日下午两点,我们赶到市场时,刘静正淡定地坐在桌子后面玩手机,客户和帮工们坐在外面的雨棚下悠闲地磕着瓜子。当天的长江刀鱼运到刘静的铺面,要到下午5点多。不过,刀鱼还没离开崇明岛,就已被预订一空。2两以上的崇明江刀,当天的售价约1700元/斤。

向刘静供货的仍然是往年那三家上海的渔民经纪人,三家的供应量加起来一共50多斤,跟3月16日的量差不多,还都是大中刀,小刀鱼只有不到一斤。去年同一天,只有两斤多的量。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崇明岛,是长江刀鱼洄游的第一站,每年这里也是整个长江段最早开捕的。今年3月11日,崇明岛的刀鱼捕捞队收获了第一网江刀,不过,根本就有机会运到小湖市场刘静这里,在当地就以每斤2300多元的价格,被守候在崇明岛上的食鲜客抢走了。

直到3月16日,今年的第一批江刀才送到刘静的店面。上市之初的长江刀鱼,价格还在反复。3月17日,包括江刀、海刀在内,价格都有了每斤200元的大幅上涨。

暖冬+暖春,注定了这个春天的刀鱼要比前年和去年都多。翻看一下往年、今年的账本,刘静断言:今年是长江刀鱼的丰收年,量多,鱼大。

今年海刀成市场主力,2两规格的350元一斤

尽管长江刀鱼今年有望丰收,上千元一斤的价格还是让普通百姓难望其项背。尤其是清明节前的刀鱼,早已经贵过了黄金。

2013年和2014年的春天,由于江刀数量少、价格高,直接带动了海刀的价格暴涨,原本几百元一斤的海刀被暴炒至两三千元一斤。

今年,江刀量大了,海刀的行情就不会那么离奇了。3月17日,记者在小湖市场采访时,由于当天下大雨,江刀、海刀双双涨价。水产行老板徐志波指着一箱正在换箱的刀鱼介绍,这是2两的海刀,350元一斤,卖得贵一些的,同规格的海刀可以卖到400元/斤,3两以上的大海刀则涨到了800元/斤。

在江浙一带,人们都说,海刀的味道根本无法与江刀相比。不过,如今在小湖市场,来自浙江的海刀成为销售主力,销售可以从1月份一直持续到5月底。刘静说,这主要是市场有需求。“海刀虽然口感差一点,但价格的确更便宜,今年到后期量大时,价格应该会亲民些,部分家庭也能尝个鲜。”

常州段江刀还没“出水”,想尝鲜要等到3月底了

每年3月1日,长江上海段率先开捕,长江常州段由要晚至3月5日才能开捕,到5月1日刀鱼捕捞季结束。两个月的刀鱼季,对渔民和鱼贩来说,包含了太多希望。

想要吃到来自长江常州段的鲜美刀鱼,还得再等上个十天半月。

记者从常州市渔政站了解到,今年常州刀鱼开捕期定于3月5日,捕捞期分为两个阶段:3月5日至3月31日为第一个阶段,4月15日至5月14日为第二个阶段。

谢政斌是春江镇一带有名的刀鱼捕捞能手,他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江刀已经越来越少了。去年刀鱼季,他一共才网了八九斤江刀。今年虽然是刀鱼丰年,但可能顺利到达常州段的江刀,估计数量也不多。胡艳文 摄

河中鲜,最亲民

清明前的螺蛳,鲜美赛过肥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同样是春天的水中鲜,比起高大上的长江刀鱼,小而不起眼的螺蛳,更为亲民。

江南的菜市场,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卖螺蛳的小贩的身影。姜金坤就是他们中的一个。只要得空,姜金坤就会定坐在清潭菜市场的摊位里,拿起那把已经生锈的剪刀,剪去一只只螺蛳的尾部。这是个细活,姜金坤却把它看作是一种乐趣。

清明前的这一段时间,螺蛳生意比平时要好很多。这一带的人们,相信“清明螺,赛只鹅”。螺蛳肉炒韭菜,爆炒螺蛳,是两道百吃不厌的下酒菜。

其实,明前螺蛳是否真的营养好过鹅,不好说,但是鲜而美,倒是真的。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清明节过后,螺蛳要开始繁殖了,那个时节的螺蛳,肚子里都是一只只的小螺蛳,没法下口。

走惯平民路线的螺蛳,价格几乎没有变化,至少这三年如此。便宜时候4~5元一斤,贵的时候上涨到6~7元一斤,一直处于大家都能接受的价位。剥好、煮好的螺蛳肉,价格就要辣手很多,30元一斤。

比起清潭菜市场其他卖螺蛳的摊位,姜金坤这里的螺蛳肉要贵不少,一斤35元,不过回头客依然不少。姜金坤说,他挣的是工时钱,螺蛳肉要煮好后一粒粒用缝衣针挑出来,费时费眼。

许多人爱螺蛳的那口鲜,但也有人怕螺蛳身上的寄生虫。会做爆炒螺蛳这道菜的人都说,火候和时间要掌握得恰到好处,炒得太过,螺蛳肉就变老了不好吃;火候欠了,鲜美的味道可能达到了,但是给寄生虫留下了生存空间。

怎么既吃到美味的螺蛳,又减少可能存在的寄生虫?这个问题,相信吃货们早已了然于胸:螺蛳放在清水里再加上麻油放几天,每天换清水。炒螺蛳时一定要烧熟烧透,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螺肉。胡艳 文摄

树上鲜,刚冒头

想吃野生香椿,还得再等几天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花园菜市场、清潭菜市场、广化菜市场的长摊上,一把把紫红色的香椿头已经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眼下上市的货色,一部分来自云南,一部分来自山东临沂。当然,是大棚里扦插出来的食用香椿。野生香椿树上的香椿头,最快也要本月下旬才会上市。

清潭菜市场菜贩尹运成说,现在上市的大棚香椿,价格已经从一星期前刚上市时的50元一斤,降到了45元一斤。跟野生香椿相比,大棚香椿香气寡淡,但胜在上市早,抢在野生香椿上市前,能够卖个好价钱。在他的老家山东临沂,野生香椿树遍地都是,旺季吃不掉的时候就腌咸菜。

香椿虽然被称为“树上鲜”,毕竟太小众,在菜市场多数被当作特种蔬菜,和苦苣、冰草等放在一起卖。

小众的野菜,还有鱼腥草。现在上市的鱼腥草,只有茎,叶子还没长出来,货源地是四川,售价7元一斤。常州本地也有,春天挖野菜时经常会看到,紫红色的茎叶,气息浓烈。跟香椿一样,因为味道特殊,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下去。

跟香椿、鱼腥草之类的野菜相比,大家对笋的接受程度明显要高一些,从11月份上市到现在,冬笋变成了春笋,还有更为精细的竹笋,不变的是鲜香的味道。清潭菜市场有个菜贩孙振法,冬天好多摊位大卖冬笋的时候,他不为所动,年过完,天气暖了,雨水多了,他就专门摆出摊位卖笋:胖胖的毛笋,6~6.5元一斤;竹笋要贵一些,10元一斤。

孙振法说,这是福建的笋,一下雨,笋就疯长,量就大了,价格肯定便宜。跟冬季相比,现在的笋受到雨水浇灌,水分足,嫩。再过半个月,临安、宜兴、溧阳等地的笋也要上市了,特别是宜兴的笋,是最好的,但是卖不到常州,因为本地都不够卖,这些地方的笋晒成的笋干,质量特别好。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