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现全球最古老海绵化石 仅米粒大小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12-23 11:59:58 
生存在海底的海绵,是世界上结构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没头没尾,也没有躯干和四肢,更没有神经和器官,但它们“历史悠久”,是整个动物界中最原始的类群。此前,古生物学界认定其可靠的化石记录最早出现在约5.35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贵州瓮安发现了一块6亿年前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科学家们认为这块海绵化石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海绵化石标本,把海绵在地球上出现的实证记录向前推进了6000万年。
课题组成员、古生物所的殷宗军说,这块标本十分微小,体积大约2立方毫米~3立方毫米,和一颗米粒差不多大,被命名为“贵州始杯海绵”。为了不破坏标本,同时又能观察到标本的内部结构,科学家们借助大型科学装置欧洲同步辐射光源,使用了目前最先进的三维无损成像方法,重建了该化石标本的三维结构。
重建的结果让小组成员们欣喜:化石整体外观呈缠绕的管状,由3个独立的腔室共用一个实体基座组成,每一个腔室都有一个向上的开口。生物体已经发生了明显的细胞分化,而且标本表面的扁平细胞和现代海绵表面的扁平细胞,无论是细胞形态还是细胞之间的黏联方式都十分一致。化石表面不同区域覆盖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定向,细胞之间发育了数量众多的小孔,这些小孔直通有开口的腔室,和腔室一起形成了简单的水沟系统,为生物体提供了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标本的皮层之下没有发现基膜,内部也没有发育骨针等矿化的骨骼。但是,在腔室内壁上发现了类似现代海绵的领细胞结构。以上这些生物学特征表明它是一种与现代海绵动物非常相似的原始动物。
殷宗军表示,6亿年前的氧气含量极低,由于海洋中供氧不足,动物基本都是“小不点”。化石表面细胞之间有数量众多的小孔,直通有开口的腔室,形成了简单的水沟系统,为远古海绵提供了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可以想象,6亿年前,这些海绵附着在浅水区的海底,就是通过简单的水沟系统、鞭毛的运动产生水动力,对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滤食维持了自己的生命,并能逐步蜕变,进化下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