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浪中的祭祀文化

风浪中的祭祀文化

来源:袁甲   发布时间:2015-12-23 12:00:16 

人类对海洋几乎仍处在“无知”的状态,但舟山人却生在海边、以海为生,海洋给了我们丰厚恩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而其中感触最多的应该是舟山渔民了。

因此,自古以来,在我们舟山的各个小岛渔区都形成了大同而小异的渔业传统“礼”俗,这个礼,主要是指信仰和祭祀,当然也包括一些忌讳。

当舟山的家家户户在过年时享受丰盛的海鲜大餐时,是否也会想起舟山的一些老传统,想想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想想我们自己从哪里来?

走过不少舟山的渔村,粗浅地归纳一些有趣的礼俗,算是一种知晓和传承吧。

海和龙王第一重要

最初,舟山渔民祭祀海神,海神是什么?也没有人能说清楚了,渔民就是在汛期来临出海前“任性”地祭拜着——虽然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需要你的保佑。

久而久之,有了一种对海神的粗犷称谓:老三。舟山人都知道“老三”这个方言背后的复杂含义,这个称谓非常符合舟山渔民的性格。

那时,“老三”多被认为是海上的游魂,是这些游魂掌控着海洋的丰富和风险,因此祭海就是祭老三,老大在船上烧香拜神烧纸后,还要捧一杯酒撒入海中,割一些肉投到海里。让老三吃饱喝足了,就会帮助这些在风浪中讨生活的子民了。

后来,祭海活动逐渐从个人行为演变成集体行为,并且日益盛行,每逢开洋,整个渔村的渔船就汇集到村子的港湾中,共同祭海,除了一些传统的礼仪程序,还会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等各种传统表演,并请来戏班子开大戏,演上三天三夜,其热闹程度毫不逊色于过年和庙会。当然,这种祭祀的高潮出现在解放前,新中国成立后,祭海被视为封建迷信慢慢被取缔了。

年年祭海,却不知道海神是谁?这不是件很尴尬的事吗?于是,龙王就变成了海神,这是自然的,龙作为华夏的图腾,到处都可以成为神,况且龙王主宰着海洋,一直是传统的传说故事,渔民逐渐认识到,祭了那么多年的海,其实不就是祭龙王嘛!所以如今舟山的祭海活动,主要祭祀的就是龙王。

每年立夏前夕,渔民会在各自的船上请龙王,打扫船舱,请来龙王,供奉一番后再送走,以求保佑满载而归。

五花八门的船官菩萨

舟山有句老话叫:“三寸板内是娘房,三寸板外见阎王。 ”可见船对渔民来说,那是最重要的生活生产场所,既然如此重要,那也得有神祗来保佑一下吧。

海有海神,船也得有船神,就是船官(关)菩萨。祭祀船官菩萨,一般都是船老大的事儿,旧时,舟山很多渔船的后舱,都设有专供船官菩萨的神龛,美名曰圣堂舱,尤其在新船下海的第一天,隆重地供祭船官菩萨,那是一定不能少的仪式。

有趣的是,在舟山,船关菩萨还分男女,大对、背对船一般供奉男菩萨,金塘流网船和枸杞小对船习惯供奉女菩萨。

那么问题又来了,船官菩萨是谁呢?其实,在渔民自己的心里,船官菩萨都是由真实的人化身而来的,因此,船官菩萨就变得五花八门了,各地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给出一个合适的答案。

最普遍的说法是,男菩萨是关云长关老爷,所以叫船“关”老爷,女的是寇珠寇承御。对关云长大家都很熟悉了,寇珠是谁呢?就是那个《狸猫换太子》中,救下宋仁宗的人。在海洋渔业生产中,渔民相互之间需要很多照应和帮助,这让义气和舍己救人的精神成为海上最重要的品德,而关云长和寇珠正是这两种精神的典型人物,理所当然成为船官菩萨。

也有渔民认为船官菩萨是鲁班师傅和顺风娘娘,他们认为船是鲁班第一个造出来的,并同海龙王斗法,才征服海洋,所以拜他为船神,而顺风娘娘是虚化的人物,保证船只航行的顺风顺水,听起来是不是也很有道理?

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杨甫老大和妈祖娘娘。妈祖娘娘就不用介绍了,舟山的众多天后宫就说明了妈祖信仰在舟山渔区的流行,而且民间传说妈祖的捕鱼的本事非常高超。杨甫老大又是谁呢?他的原型是个舟山人,是岑港老白龙的化身,曾经帮一个寡妇捕鱼发了财,渔民供奉他以求丰收。

看出这些船官菩萨的寓意了么?不管是精神、工具还是成果都是渔民们以海为生的最根本要素,哪一种信仰都不能抛弃。

以前,船官菩萨边通常还会有两尊木雕小神像,分别是顺风耳和千里眼,其意义也不必多说了。不过现在的渔船上装圣堂舱的很少了,但渔船遇险时,渔民向菩萨许愿求救的习俗还是很普遍的。

谢洋之事不能少

出海要祭海祈求平安丰收,那么到了鱼虾满舱靠岸的时候,自然也不能忘了是上天给了我们这些恩赐,于是“谢洋”的礼俗由此而来,这个意思和舟山的“谢年”是差不多的,是人敬畏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的一种仪式。

而事实上,谢洋最初是舟山渔民一个渔汛生产期结束返航回岸的专用词,谢是辞别的意思。谢洋后,需要休憩和娱乐,旧时这些活动通常和祭祀酬神相联系,就像庙会一样,于是“谢洋”,就成了汛期后结束酬神活动的一个代指名词。

谢洋的对象那可就多了,渔民心中想感谢的那位神祗,就会成为谢洋的对象,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妈祖娘娘、湖里老大、关老爷、太平神、康府侯王……总之,要找一个神明来感谢,并保佑未来的丰收。

一般,每年夏至是春夏汛谢洋最晚的日期,而秋冬汛谢洋则往往和冬至、春节等大节日的各种礼俗结合在一起了。

谢洋的形式颇为丰富,也没有一定的定式,可以在家摆桌供奉、可以在庙中演大戏、可以搞庙会,也可以进行各种地方娱乐活动,比如唱渔歌、演翁洲走书、跳传统舞蹈等。

其实,谢洋看起来就像节日一样,更多体验的是渔民愉悦的心情,其娱乐的功能性往往要超过酬神的礼仪性,而这恰恰是旧时渔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在渔区,这些事不能做

有信仰,心里就会有约束,而在舟山渔区,有些忌讳的事是千万不可做的,虽然看上去很迷信,但时间久了就成俗了,成为舟山渔区礼俗的一部分,现在来看,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不能在船头解小便,渔民认为这样会触犯海神,带来凶险。

不管是生人还是熟人,都不能叫船上的人为“老板”,而要称“船老大”。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将自家船上的锚链搁到别人船上。

出海的渔船不能搭载女人,渔民认为女人上船不吉利,会带来灾祸。

船上渔民吃鱼时,忌讳将盘子里的鱼翻身。

双脚不能甩在船舱外,避免“水鬼拖脚”。

忌讳头搁膝盖,手捧双脚的姿势,渔民认为这是哭泣的姿势,不吉利。

忌吹口哨,避免“招风引浪”。

忌拍手,意味两手空空,无鱼可得。

家有红、白事未满月的渔民不能上船。

忌讳七男一女同船过渡,意味“八仙过海”有难头。

船靠岸不能说“到了”,讳“船倒了”,也怕水鬼跟上岸。

筷子不能搁在碗上,讳“船搁浅”。

不能把酒杯、调羹反扣着放,讳“翻船”。

吃鱼要先吃鱼头,意为头头顺利、一帆风顺。

剩饭菜倒入海中不能说“倒掉”,要说“过鲜”。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