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学科”的建树--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海洋腐蚀环境学科带头人侯保荣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3:16 

侯保荣,著名海洋化学家,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30多年来,侯保荣研究员为促进我国海洋腐蚀环境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为我国海洋腐蚀环境研究与保护和相关的工程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有人说他研究的是“冷门”学科。其实“冷门”并不冷,只是不被人们关注罢了。侯保荣介绍说:调查显示,美国在1949年就曾经做过腐蚀调查,最近的一次是2001年。美国每年因腐蚀带来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1%,其他国家像日本、德国、印度、前苏联、法国等也都做过类似的调查。以此推算,2002年我国腐蚀损失约为4000亿元。

上世纪70年代,我国海上石油开发刚起步。当时国内尚无对海上平台进行防腐蚀保护的先例。参加工作之初,在老同志的帮助下,侯保荣参加了渤海641石油钻井平台的防腐蚀实验研究,在我国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对海上平台采用阴极保护进行腐蚀控制,为后来我国海上石油平台阴极保护规范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同时,成功地对我国第一座海上大型钢结构--上海石化总厂陈山码头进行了外加电流阴极保护,首次采用了他们研制的新型阳极材料--高硅铸铁阳极,有效地解决了电缆和阴极体接头水密技术。

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侯保荣指出,海洋环境腐蚀过程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是一种环境特性,科学地提出了海洋腐蚀环境的新概念,丰富了我国海洋科学的内涵。通过主持并参与海洋石油开发区的海洋腐蚀环境因素的调查。侯保荣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近海石油开发区的腐蚀环境因子,并探讨了腐蚀环境因子与钢铁破坏的相关性,为我国近海石油开发中海洋石油平台及输送管道等海上钢铁设施的设计与防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数据,同时也为海洋腐蚀环境学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他在对海洋腐蚀环境学理论进一步总结的基础上,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出版了《海洋腐蚀与防护》和《海洋腐蚀环境理论及其应用》专著,提出了海洋腐蚀环境理论。

1979年,侯保荣在我国率先提出了“电连接模拟海洋环境腐蚀实验装置与方法”,促进了我国海洋用钢研究,提高了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他先后受鞍钢等十几家大型钢铁公司的委托,对100多种钢铁进行了耐海洋腐蚀性能的研究,使这一独创方法更加完善。

侯保荣研究员及其团队研究开发的海龙Ι型阳极电流设施,可有效地防止处于海水中的钢铁构筑物遭受腐蚀,已被广泛地应用在船舶、浮标、钢桩码头、石油平台的腐蚀防护。目前,该产品已安装在200多条船上,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侯保荣研究员潜心多年进行海洋环境基础理论研究,丰富了海洋环境腐蚀理论。

在热喷涂金属防腐技术的基础上,侯保荣研究员发展了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与有机覆盖层的多层复合防护新技术。

侯保荣研究员针对沿海城市许多工厂的热交换器大多采用海水冷却,冷凝塔腐蚀严重的现状,在国内首次采用了牺牲阳极和外加电流混合阴极保护技术,使保护率达90%以上。并对海上浮标、钢浮筏、海水管道进行了成功的保护。

长期以来,侯保荣致力于海洋腐蚀与防护的研究工作,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委级奖励,2项发明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9项发明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侯保荣研究员在海洋环境腐蚀及防护研究中的卓越贡献,得到了各级组织的肯定。他1992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0年荣获“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2年荣获“青岛市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3年分别荣获“青岛市劳动模范”和“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