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食物来自海洋

来源:科学导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3:26 

一件最难忘的事
唐院士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多年,成果颇丰,得到的荣誉和奖励也很多,还经常出海、出国,经历的有趣难忘的事情肯定不少。记者问他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他沉吟一会儿,说了一件发生在25年前的小事。
1982年,唐启升在挪威做访问学者,期间到丹麦的国家海洋渔业研究所,拜访了当时两位在国际上很有学术权威的专家。这两位专家陪着他参观了五天,并在最后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把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种当时世界流行的很复杂的分析模型理论,讲给唐启升听。讲完之后,专家问唐启升:“怎么样?”唐启升很干脆地说:“听不懂。”专家听了之后笑了笑说:“你是对的,我要简化。”
按常理,当时这两位专家是学术权威,唐启升客气地恭维几句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年轻的唐启升还是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疑问。多年后的今天,谈起这件事,唐院士还是很感慨地说:“这件事之所以难忘,是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一是做科研,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二是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要迷信权威,要不断地学会质疑,每一次质疑,都有助于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唐启升认为,“如果当初没有丹麦的那五天,很难走到今天这个点上。正是反复不断出现的质疑,让我最终找到了研究的坐标点。”
一次对助手的发火
那是在2005年1月10日,他为确定一个国家“973”重大课题的申报主题,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个人面对着计算机,苦思冥想。正在“憋”着的时候,一个助手打开了门,打断了他的思维,结果他大动肝火,把材料狠狠地摔在了地下,发了一通脾气。
他说,因为思考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需要把所有的东西细细梳理,才能找到最合适的突破口。在思考过程中,似乎马上就要找到出口的那一刻,突然被打断是很让人恼火的事。
这样“独自痛苦思考”了五天,14日,他最终确定了课题的主题——“中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并顺利申报成功。
作为首席科学家,唐启升说所有的科研成果都是他的团队合作研究出来的,他的职责是把大家的研究课题在总体水平和立意上提高一截,确定一个更高的研究层次。
在他的这个课题组里,综合了多学科、多部门的众多专家学者,加上学生共有100多人。他经常对他的科研人员说:“我们是一般的聪明人,搞的是一般的科学研究,要想出成果,必须有扎实的态度、长期的积累,加上一个较高的长远目标。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捷径可走。”
一个人类食物的宝库
从最初的青鱼资源的研究,到最近的“中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的课题,唐启升始终在关心着一件事:从海洋中索取食物。
唐启升非常自信地说,海洋完全可以满足未来人类对食品的需求。不过,目前我们对海洋食品的开发和利用能力和水平都还处于“原始的初级阶段”,被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还不到产量的千分之一。
利用率低,科技水平不高和利用模式不合理是主要原因。为此,唐启升一直致力于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争取让海洋提供更多的人类食品。“八五”期间,唐启升主持的国家攻关课题“渤海渔业增养殖技术研究”,主要对渤海渔业资源的生态学基础与海珍品、对虾、经济鱼类、海蜇等增养殖配套技术进行了研究,其成果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山东、辽宁等地示范,新增产值上亿元。“九五”期间,唐启升主持完成的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海湾系统养殖容量与规模化养殖技术”,创建了海湾系统多参数养殖容量评估指标与模型,提出了多项浅海多元立体生态养殖和内湾规模化养殖实用技术。短短数年间,该项目成果在示范区累计增加产值9.2亿元,利税4.5亿元。科技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唐启升强调,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西方国家会有所不同。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他提出了“非顶层获取”的概念,即在海洋生物金字塔型食物链中,选取某一中间部分,这样生物资源的转化效率更高。而且,通过研究他还发现,合理的海水养殖,不但提供了人类所需的食物,还能够起到减排二氧化碳的作用,贝藻养殖减排二氧化碳的效果甚至超过森林。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海洋认识的深入,可以预见,最好的人类食物将来自海洋,大海是人类食物最大的宝库。”唐院士满怀信心地说。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