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农业”的先驱——曾呈奎

来源:杨媛媛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3:41 


曾呈奎——大海的儿子

中广网青岛3月24日消息(记者刘华栋 实习记者杨媛媛 青岛台记者侯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水养殖大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水产捕捞产量的国家。这一切都源自于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已故中科院资深院士曾呈奎提出的“海洋农牧化和蓝色农业”的理论和实践。


1945年曾呈奎在美国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潜水做海藻栽培试验


“我的事业在中国”

1946年冬天,一艘从美国西部开行的客轮上,搭载着一位翘首遥望大洋彼岸的热血青年,他就是曾呈奎。

那时,37岁风华正茂的曾呈奎已是美国最有名气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因为出众的才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国众多知名学府都邀请他去工作,并提供了优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但是他不为所动,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正因为她落后才更需要我们去建设。”曾呈奎报效祖国的赤子情结感动了时任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所长的挪威人斯法特鲁普教授,已经加入美国国籍的他在曾呈奎回国后两年也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那时的中国,战争纷仍、经济凋敝、科学落后、民不聊生,但是满腔中国心的曾呈奎,立志要实现他小时候在福建老家取号“泽农”的理想。

自小生活在农村的曾呈奎目睹着农民们的艰辛,便为自己取号“泽农”。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读于厦门大学植物系的曾呈奎,看到人们采集海藻为食,便萌生了“海洋农业”的想法,决心致力于海藻研究,从此,他与大海结缘,开始在这片蔚蓝中实现他变沧海为桑田的“泽农”理想。

在岭南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期间,为了摸清我国海藻资源的“家底”,他足迹遍布从海南到辽宁漫长海岸线,对祖国沿海的海藻进行了艰难的调查,采集了数千号海藻标本,积累了大量资料,为我国海藻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为了掌握更多的海洋科学知识,填补我国在这一科研领域中的空白,1940年,曾呈奎告别了妻儿,只身踏出国门,求学于美国密执安大学。为了尽快完成学业,他常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3年的时间他学习了藻类学、湖泊学和植物生理学,并获得了博士后奖学金。

第一次回国的想法被激烈进行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未能成行的曾呈奎选择了美国最有名气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继续进修,同时继续他的海藻资源及利用的研究。

当终于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后,在没有经费和专职人员的情况下,他的科研工作未能真正开展起来。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对妻儿已到台湾、国民党政府百般争取的现实,他毅然选择了留下,投身于新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

1956年,曾呈奎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1980年,他终于在古稀之年正式入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没有多少豪言壮语,他只是平实地说:“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努力干,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于是他用忘我的工作践行了一位党员专家的高尚情怀。


1975年以周培源为团长、曾呈奎为副团长的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访美,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接见代表团,并曾呈奎亲切握手。

“要让人民吃上我们自己生产的海带”

如今,海带、紫菜已成为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我国沿海水产养殖年总产量超过三千万吨,约占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70%左右,“蓝色农业”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殊不知,半个世纪前,我国每年要进口一万五千吨干海带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水产养殖更是无从谈起。

在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妇孺皆知,而曾呈奎院士也早已被科学界誉为“海带之父”,因为他让从来不在中国海域生长的海带成为中国重要的养殖品种。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呈奎院士就创立了海带夏苗低温培育理论和海带施肥增产法,使原本只能在冷温带海域生长的海带,在南方暖温带海域和亚热带海域都能进行大规模的人工栽培,海带南移栽培获得巨大成功。到七十年代初期,中国人工栽培海带的干品总产量已经达到30万吨,是当时全世界自然海带产量的六倍。曾呈奎院士因“海带养殖原理研究” 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在西沙群岛考察

1980年在瑞典哥德堡参加第十届国际海藻学术会议间在海边采集海藻标本


曾呈奎院士海带大规模海上栽培的巨大成功,为我国开发利用海洋打响了第一炮,其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紫菜、裙带菜、龙须菜等海藻的栽培中,直接推动了以海藻养殖为主的我国海水养殖第一次浪潮的兴起。在此基础上,动物性的贝类、虾类、鱼类养殖浪潮在中国次第兴起,并大规模的发展。如今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中国海水养殖产业已经在世界水产养殖学界刮起了一股中国旋风,同时中国也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水产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相建海说,“曾老是把科学研究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的一个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不断地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上学科发展的方向,前瞻性地提出了很多新的战略主张和思路。”

在76年的科学生涯中,曾呈奎院士始终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 ,时刻不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他揭开了紫菜神秘的生活史,开展了琼胶、褐藻胶的提取加工研究,并于1956年在青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产车间,从而开创了我国海藻化工工业;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他最早提出“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理论,并逐步完善了“蓝色农业”系统思想;九十年代他又把目光投向海洋生物技术,推动了我国海洋生物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的研究。

与曾呈奎院士共事几十年的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费修绠说:“曾老是海洋科学的战斗员、指挥员,是发展海洋科学的战略家。”的确,作为一个战略科学家,曾呈奎院士总是站在海洋科学的航船上,以总揽全局的科学发展观和一系列举措,为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领航。

中国海洋事业的每一次飞跃都饱含着曾呈奎院士的心血:在他的主持下新中国第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金星号”下水;在他的组织下,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海洋综合考察得以开展;在他和其他科学家的联合推动下,国家海洋局成立、南极调查研究列入国家重点项目。

美国加州大学科学史研究专家彼得?纽肖博士评价曾呈奎院士:“他实行了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独特道路,使他从孩提时代就产生的理想——以海洋农业造福百姓终于变为现实。他有关海洋农业的思想在中国创建了一批新的海洋产业,他的成功使中国处于世界海水养殖业前沿,鼓舞了全球范围‘蓝色革命’的不断发展。”

“人生只有一次,何不轰轰烈烈过一生”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曾呈奎院士96年壮丽人生的真实写照。他把一生的智慧和爱都献给了我国的海洋事业和海洋科研的后备人才。


曾呈奎院士生前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办公室

加班的时候,曾呈奎院士常在办公室一角的这张小床上小憩一会儿


秘书周显铜这样说曾老:“他好象天生不会休息,一年365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周显铜那本已经泛黄的日记本上记录了曾呈奎院士近20多年来的主要行程,从1979年到1994年,已经80岁高龄的曾老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外出差。

1980年,曾呈奎院士二下南海,带队到西沙群岛进行考察。73岁的他每天和年轻的科考队员们一起,冒着40多度的高温,徒步踏过灼热的沙滩下海采集标本。回到驻地,他不顾一天的劳累,又专心地投入到标本的分类和鉴定工作中。小岛经常停电,他就点起蜡烛通宵达旦的工作。驻岛哨兵不解地问科考队员:“这老头做什么,怎么每晚都不睡觉?”当得知是位科学家时,他们伸出了拇指:“中国还得靠这个,这才是真本事。”

1993年4月8日,曾呈奎院士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为了研究祖国海洋藻类的特点,努力奋斗了整整63年,初步建立了前海农业体系,为了使耕海活动取得巨大的胜利,还必须使用剩余的时间,继续努力奋斗。”


这本《中国海藻志》凝聚了曾呈奎院士几十年的科研成果


他是这么写的,也是这样做的。1996年,为编写《中国海藻志》补充资料,87岁的曾呈奎院士依然坚持身体力行,亲自带队实施了广西北部湾涠洲岛马尾藻标本的采集工作;2002年,为准备去马来西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曾老,在手臂肿瘤切除手术前,为不让陪床的老伴担心,躲到洗手间里修改学术报告;今年1月份,就在曾呈奎院士去世前一周,躺在病床上的他一清醒便询问是否已经带回了西沙群岛的海藻标本;在病床上,他紧紧地拉住探望他的刘瑞玉院士的手,却说不出话,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刘瑞玉院士的眼中泪光闪动:“我知道,曾老还想跟我谈工作,谈海洋事业。”

在曾呈奎院士因病住院前不久,他还对记者说:“我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我还在写东西,看着大海就觉得自己年轻了。”他也常说:“我是大海的儿子”。

2005年1月20日下午,曾呈奎这颗为中国海洋事业跃动了近一个世纪的心停止了跳动,按照他的遗愿:“身体有用器官捐献社会,骨灰撒入大海,所有书籍和资料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6天后,载着曾呈奎院士骨灰盒的“海鹰号”游船驶入了大海,老伴张宜范和子女们将曾老的骨灰全部撒向大海,曾呈奎院士——这位大海的儿子融入了他钟爱一生的那片蔚蓝,但他“蓝色农业、沧海桑田”的理想仍在继续。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