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县多举措深入推进海洋渔业信息化建设
为有效发展本地区海洋与渔业经济,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坚持以增加渔民收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发挥组织带动与信息化的优势,服务于本地渔民。
一是建立全县渔业疫病防治信息系统。建设垦利渔业疫病防治站,配备专门的疫病疫情网上诊断及报送系统,配备专门的软硬件设施和技术人才,能够实现在线视频诊断和网上传输。
二是完善渔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网络。给全县渔船全部配备了CDMA定位终端,完善渔业安全生产通信网络,并与应急救援平台进行对接,使其在渔船遇险报警、跟踪定位、应急搜救、组织救援船只、通信联络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保障,提高对遇险船只的救援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
三是渔船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和数据库管理技术,以渔船IC卡为信息联系手段,对现有近海捕捞渔船实施全面有效的清理规范,建立起渔政、船检和渔监机构之间真实有效、准确一致的渔船基本信息库、渔船年审数据库和渔船违规记录数据库档案,实现渔船数据有效统一、合法规范、网上公开、信息共享、随时查询、执法便捷的管理目标,提高渔业执法管理水平。
四是建设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管管理系统。建立结构完整、技术先进并与海域使用现代化管理要求相适应的覆盖全县的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化体系,为上级实时提供最新的海域现状信息,为全县海域管理提供实时、准确、全面的海域现状、动态变化信息和有效的决策支持信息,最终实现全县海域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数字化、实时化,同时加强社会公众对海域使用管理政策和海洋开发现状的了解,促进海洋开发的合理有序、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是开展渔业养殖信息化体系建设。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建立渔业渔业信息化平台,在养殖企业融入现代遥感检测技术、水质传感检测技术、无线网络搜集技术等对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温度、PH值、盐度、溶解氧、水位等水质参数和养殖信息实时监控,并针对生产需要进行遥控增氧、换水等操作,加入食品安全、产品追溯系统真正实现渔业养殖生产的无线化、智能化、信息化。
六是销售模式实现信息化。引导辖区内的渔业企业在传统销售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网络商城销售、与大型商业集团合作销售等多种形式多重层面的销售模式,采取双方合作或注册公司店铺等多种方式,在电子商务平台占有了一席之地。引导黄河口大闸蟹公司与上海微企动管理咨询公司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微企动这一先进的移动互联平台,通过合作,以微信、微博、微电商的形式,在全国设立市级微商代理和普通微商代理,基本完成黄河口大闸蟹全国微营销网络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黄河口大闸蟹品牌的优势和知名度、影响力。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