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开“有孔虫”神秘面纱 翻译洪荒世界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4:37 

千姿百态的有孔虫

广东省中山市将建造全世界首座“有孔虫”雕塑园,这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心和好奇,很多读者都想了解更多有关“有孔虫”的细节信息。为此,记者特意采访了研究“有孔虫”50年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郑守仪院士。让我们跟随郑院士的引领,一步步走入“有孔虫”的奇妙世界。

极限环境下自由自在生存

据郑院士介绍,最早的“有孔虫”出现在寒武纪,距今已经有5亿多年历史。高大威猛的恐龙虽然外表像座山,但在身长仅一二毫米的“有孔虫”面前,还是位小弟弟呢!

当不可一世的恐龙早已灭绝时,微不足道的“有孔虫”却在海洋中发展壮大。海平面1万米以下的马里亚纳海沟,黑暗、低温、高压、营养极度贫乏,和太空一样都是人类无法抵达的极限环境,但是,一些“有孔虫”却能奇迹般地在海沟中自由自在地“跳舞”。

地球上最恶劣的环境莫过于大洋底的热液喷口,从这些海底的裂缝中,喷出约400摄氏度的高温岩浆状物质,还经常伴随着硫化氢、砷、铅等剧毒物质。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便是在这样严酷的环境附近,有些“有孔虫”也能生存、繁殖……

遗壳覆盖34.5%深海平原

海洋中曾经生存过的“有孔虫”究竟有多少?相信答案绝对是天文数字,谁也无法数得清。“有孔虫”寿命短暂,但是这种小虫却无比执著地留下了自己生命的印记——独一无二的外壳。

科学家们不断发现“有孔虫”化石,几万年前的,几十万年前的,人类出现之前的,几百上千万年前的……世界上的深海平原比陆地要辽阔许多倍,郑院士告诉记者,覆盖34.5%深海平原的,竟是这种微不足道的小虫的遗壳。甚至在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也发现了“有孔虫”化石。

我们没办法想象,莽莽混沌的远古洪荒究竟是何种模样,幸运的是,“有孔虫”能够告诉我们这些。当然,唯有古生物学家才是“有孔虫”的知音,他们读懂了这些寂寞数亿年的小虫子,翻译出无限时空里深埋的悄悄话。

神奇的适应能力

“有孔虫”是海洋单细胞动物,虽然小得肉眼无法看清,但是它却“五脏俱全”。郑院士告诉记者,“有孔虫”和人类一样,也能呼吸、生殖、消化、排泄,它的细胞器官分工非常严密。

变化的繁殖方式

更为奇妙的是,“有孔虫”的繁殖有两种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个“有孔虫”配子“亲昵”地聚在一起,共同生存繁衍下一代,传递下生命的种子

变化的壳

在繁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有孔虫”会不断变异出新的种类,一般“有孔虫”的壳都是碳酸钙,遇到酸就会溶解,但是在酸性环境中,“有孔虫”会用硅砂建造它的外壳,这样就不再溶解于酸了。

寂寞“有孔虫”的知音

郑守仪:女,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广东省中山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4年毕业于菲律宾东方大学,获“商科教育”和“教育生物学”双学士学位,后在菲律宾大学研究生院主修生物学。 1956年7月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25岁归国研究“有孔虫”

1956年,年方25岁的郑守仪院士获得双学士学位后,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中国。

郑守仪说,当时国内工作条件艰苦,她就向远在国外的弟弟求援。国内没有研究“有孔虫”方面的书籍,他们就从国外订购了研究专刊。“我在研究中,要描绘显微镜下的‘有孔虫’形态,弟弟为我邮寄绘图用的专业纸张。而最早的照相机录音机、电脑等研究设备,都是家人为我提供的。”

回国后的50年里,郑守仪研究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直至部分南海诸岛的数千个监测站所采的“有孔虫”。有的“有孔虫”漂浮于海面上,有的则生活于黑暗的海底。

迄今,她详尽鉴定了我国1500余种“有孔虫”,约占世界已知现生种类的近1/4,还绘制了近万幅“有孔虫”形态图,发现了1个新科、1个新亚科、25个新属、290个新种。

获“有孔虫”研究最高奖

2003年,郑守仪荣获“有孔虫”研究领域的国际最高奖——美国库什曼“有孔虫”研究杰出人才奖,这标志着我国的“有孔虫”研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为了展示微观世界的美丽,郑院士亲手雕刻了200多个种类的“有孔虫”放大模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海洋地学部主任哈克博士在她的实验室里看到“有孔虫”放大模型时,连声称赞这是对全球“有孔虫”研究事业的贡献。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