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域管理工作

来源:李庆石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4:46 

随着辽宁省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推进,海洋成为辽宁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之相对应,海域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海域使用管理工作如何处理好发展需求与有限资源之间、开发与保护之间、不同用海类型之间、工程用海与养殖用海之间、维护公有权益与维护渔民利益之间日益凸显的矛盾,成为考验当地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日前,记者结合辽宁全省海洋系统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当前的海域使用管理工作,采访了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卢江宁。

记者:请您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单谈谈当前辽宁海域管理工作情况。

卢江宁: 《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以来,尤其是随着辽宁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推进,海域使用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与日俱增。今年11月下旬以来,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我和海域处、科技处的同志一起,就当前海域使用和海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到沿海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我们走访了政府部门、用海企业及执法机构等,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顾、梳理和分析,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记者:通过前段时间的调研,您认为当前海域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卢江宁:一是 《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亟待修编。海洋功能区划是各级政府科学管海、用海的重要依据,用海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这是海域管理的刚性规定。但是,由于我省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时间较早,当时“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尚未提出,人们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区划的编制更偏重于海洋的自然属性,因此,在“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过程中,有相当一批计划用海项目与现行省、市海洋功能区划不相符合,且今后这种问题还会越来越多。对此,我们认为,应对 《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进行全面修编,确保海洋经济科学、快速、持续发展。

二是应注意避免围填海项目产业结构趋同。2005年以来,随着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围填海用海项目迅速增加。2005年以来,单省级审批的围填海项目就有165宗,面积达8804.96公顷。这些用海项目中,港口交通类63宗、船舶制造类34宗、其他用海19宗。由此看出,围填海项目中港口交通和造船用海所占比重最大,存在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造船项目用海为例,已获批准的34宗用海加上原有的生产能力,到2010年,辽宁造船的设计生产能力将达到几千万吨,远远高出国内外船舶市场的需求。这意味着项目全部投产后,船舶产能将出现过剩,到时候很可能会出现部分造船企业开工不足甚至投产即破产现象。再就是港口用海项目偏多,沿海6市均有港口用海项目,甚至有些县也在上港口,且货源相同、腹地重合、难以形成错位和互补。需防止新的结构性矛盾出现。

三是落后的围填海方式亟待改进。通过围填海获取新的发展空间,以求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沿海地区的一大地缘优势。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围填海是部分或全部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方式,大面积围填海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不言而喻。通过调研,我们认为,鉴于海域资源和岸线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海洋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应尽快改变我省目前普遍采用的顺岸填海的落后方式,积极采用和推进岛式、突堤式、组团式等先进的围填海方式,实现集约、节约、科学用海,最大限度地减少围填海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以求得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

记者:针对上述问题,请您谈谈下一步省厅将从哪些方面着手,科学配置海域资源,保障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卢江宁: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随着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和认识的深化,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省厅党组还将进一步提出整改方案。就目前来说,我认为有如下几方面:一是要适应用海需求的变化,尽快启动 《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二是为了解决围填海缺乏统一规划,难以保障节约用海、集约用海的问题,应尽快完成 《辽宁省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编制和报批。三是积极推行先进的围填海方式。我们计划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就改进围填海方式来辽宁作讲座或培训,并组织有关人员到国外进行专题考察和学习。在有条件的地区,选择1个~2个改进围填海方式的典型加以推广。四是加强对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监督管理。五是要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为用海项目提供优质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