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增强全民族海洋意识的好书——读王诗成同志《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一书的感想

来源:干焱平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5:32 
正值我国政府正式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际,我有幸读到了由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王诗成处长所著的《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以下简称《纵横谈》)一书,虽还未能细读、深研,但仅浏览、欣赏,已使我兴奋不已、获益匪浅。

一、命题新颖、超前。富有时代特色

人类生命起源于海洋已为许多科学家所证实。人类今天的文明离不开海洋,已被许多人认识。但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仍将依赖于海洋,并没有被大多数人认识和重视。《纵横谈》一书,开宗明义,以充分的材料,透彻的分析、论证,向读者展现了海洋同未来人类生存、发展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得出了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的论断。人类未来在海洋,《纵横谈》一书,以浓浓的时代气息,吸引着读者。

二、是一部强化全民族海洋意识的好书

中国是一个陆地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用海洋的民族之一。如我们祖先在18 000年前就利用海洋贝壳作装饰品,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我国海洋渔业距今有6 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海盐生产,大约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山东沿海地区,据推算已有4 000年以上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造船和航海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从西周时代(距今约3 000)开始,我国近海交通已渐趋发展,距今约2 500年出现了专门造船的工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是我国航海技术的卓越成就,要比西方早2个世纪。就世界范围来说,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我国明朝(永乐三年即l405)“三保太监郑和奉命出使,七下西洋,其船队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史无前例,震惊了世界。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之早,也是西方人感叹不已的。资料记载,郑和七下西洋时隔87年之后,才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93年后,才有达·伽马发现新航路;116年后,麦哲伦的船队才跌跌撞撞地离港出航。然而遗憾的是,郑和开辟的航道后面,跟上来的是西方人的船队、队伍,而中国在郑和开辟的航道上再无来者,时间竟长达几百年。自明代中期以后,特别是清王朝封建统治者执行闭关自守政策,不准寸板下海,直接扼杀了中国的海洋事业。进入18世纪以后,由于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又加上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我国的海洋事业更是雪上加霜,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这种被完全扭曲了的中国海洋发展之路,一直延续到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创了中华民族海洋观念的新纪元。有效防止帝国主义的侵略,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和拥有巩固的海防;开发利用好海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成了党和政府常有之议。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提出了改革开放、沿海开放的方针,使我国海洋事业迅猛发展,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更令人可喜的是,在世界性的向海洋进军”的今天,我们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人以强烈的海洋观念正率领全国人民向海洋进军。我国海洋经济近年来以年均28%的速度飞速增长。一个从南到北、波澜壮阔的开发利用海洋热潮,正在我国沿海省区乃至全国展开。海上中国的实践,正在蓬勃发展和深入,而《纵横谈》一书的出版,则为这一伟大工程做出理论上的最好的说明和总结。《纵横谈》一书的出版,也将为正在中华大地增长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起到强化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作者爱国爱海的敬业精神渗透整部著作中。感染和激励着读者

如果不是看了本书作者自我介绍,还真难以相信这部巨著出自一位行政干部之手。正是“作者的话”中所讲到的,“我生于海岛,长于海岛,参加工作近30年,虽几经辗转变化,都一直与海洋打交道。从孩提时就看惯了海浪、听熟了涛声的我,对海洋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特殊感情。是大海滋育了我,是大海影响着我、召唤着我、激励着我去更深地认识她、热爱她,并试图努力为她做点事情。还有,近几年来,我一直被国外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所激励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看到我国人民的海洋意识还很淡薄,海洋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个海洋渔业工作者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作者就是凭着这样一种火一般的热情,凭着对祖国的爱,对祖国海洋事业的挚爱,在我国第一个提出了建设“海上中国”这一跨世纪宏伟工程,开创了全面发展海洋经济理论之先河。

总之,读罢这本书,一种强烈的、全新的海洋观念如同春风扑面,作者敬业爱国、爱海洋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值得我好好学习。

(作者系青岛海军潜艇学院上校,原载于1996年出版的

《迎接海洋世纪——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评论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