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以“中国海警2112”船为首,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出动执法船艇13艘,执法车辆30多部,开展闽东闽中海陆联合执法行动,对非法渔业生产行为进行强力打击。几乎同时,“中国海警2115”船也赶赴远海执行巡航任务。
人们亲切地称这两艘船为“明星船”,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知名度高,还因为它们在不停地执行着巡航任务。
近年来,福建省总队以海洋执法任务为牵引,建造船只、码头,改善车辆等,着力推进执法装备建设。
明星船舶引领船艇建设
船艇是海洋执法的必须装备,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海洋执法的能力。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福建省拥有大吨位省级执法专用船共4艘,包括1500吨级的“中国海警2115”船和1000吨级的“中国海警2112”船,600吨级执法船“中国海监8003”船以及500吨级“中国渔政35001”船。
2014年3月26日,“中国海警2115”船在福州正式交接入列,成为该省吨位最大的省级海洋专业执法船。该船总长88.90米,设计排水量1750吨,外形庄严威武、线型流畅,双机双桨,能满足不同模式的工程需要,配置有执法工作艇、执法工作室、船员体能中心、直升机起降平台、淡水及海水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北斗定位系统、光电取证系统、高压水炮和强光灯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先进专业设备。
自入列以来,“中国海警2115”船马不停蹄,分别前往南海、东海巡航,并圆满完成任务。
“中国海警2112”船于2013年3月投入使用。该船总长79.9米,设计排水量1337吨,抗风能力为10级,船上专业设备的配置与“中国海警2115”船大致相仿。
“中国海警2112”船入列后已经完成了多次重大任务,积累了丰富的海上执法经验。2014年5月,该船被福建省团省委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此外,福建省还拥有100吨级~300吨级的执法船20艘,执法艇52艘,分布在各市县支队(大队),另有3艘300吨级和5艘100吨级钢质执法船正在建造中。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指挥中心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福建一些沿海县的执法力量相对还比较薄弱,有的连1艘100吨级的执法船都没有。
因此,“十三五”期间,福建计划使每个沿海设区市至少有1艘300吨级执法船,重点县至少有1艘100吨级执法船,非重点县有1艘执法艇,充分改变基层执法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的现状,全面满足海洋与渔业日常执法需求。
综合统筹建设执法基地
有了船艇,必需有码头。9月初,东山维权执法基地一期水工和陆域形成工程已进入尾声,码头前沿岸线全部建成,西侧驳岸正式合龙,陆域海砂回填接近完工。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福建省总队正在建设的福州和东山海洋维权基地,是用来保障执法船艇的停靠补给和后勤保障需求。
福州基地位于福州市东部,背山面水,交通便利;东山基地位于漳州市东山县,该县是福建省第二大海岛县。
2013年,为了满足国家级和省级大型海洋维权执法船的停靠补给及后勤保障需求,国家投入1.2亿元在福建省维修改造福州、东山两个中国海监海洋维权执法基地。
两个基地的建成,加上已规划的平潭、霞浦基地,将形成我国东海最前沿的大型海监执法基地布局,可以有效提高海洋维权执法行动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执法效率,从根本上提升福建省海洋维权执法综合保障能力。
车辆:陆上执法工具
海洋执法最常用的工具就是车辆,它不仅是执法队员的代步工具,也是运输执法装备、现场取证设备、卫星定位仪器的工具。
一提起车辆,指挥中心相关人员便一脸惆怅地说,海洋执法使用率最高的就是车辆,福建全省海洋执法车辆共116辆,远远不够用,且有些都属于“元老”级别了。另外,福建沿海地区多山路,有时没有路也需要车辆硬开过去,对车辆的损耗非常大。
他拿着一本2002年的汽车行驶证说,这辆车已经服役10余年、行程20多万公里,如今还在一线坚守,不敢轻易报废。
为解决车辆破旧、不适应执法工作需要的问题,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省将在“十三五”期间配置、更新执法车100多辆,切实保证公务用车,发挥执法效益。执法车辆的配备将为全省开展海陆统筹联合执法奠定坚实基础,使得执法方式更为灵活。
在配备执法车辆的基础上,福建各级执法机构还为一线业务部门配足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GPS测量仪等现场监察、取证设备,以及其他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数据、图像采集处理与传输设备,以满足执法业务开展需要……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