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海新时代 渔开天下来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12-23 12:18:31 

百里海岸,千年渔乡。浙江象山这座千年的滨海县城,如今正凭借象山港大桥这一通途,连接苏浙沪,通联长三角,走向大东海。早在1998年,质朴的象山人就提出了“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理念,以独特的海洋文化为背景,经过不断的探索,形成了“春踏沙滩夏海钓,秋观开渔冬品鲜”的文化节庆体系。当秋天的白露折射着渔港五彩的桅杆,第十七届中国(象山)开渔节也正式拉开帷幕。这是一次大海的庆典,更是人们感受渔文化的美好之旅。八方来宾将在这里一起见证千舟竞发的宏伟场面,共同领略海洋文化的历史变迁,一齐寻找那魂牵梦萦的大海情结。

海洋论坛聚焦海洋渔文化

第十届中国海洋论坛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海洋报社、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承办,象山县人民政府、宁波市供销合作社、宁波市渔文化促进会、象山渔文化研究会执行承办,是面向全世界的国际性学术盛会。

本届海洋论坛的主题是“海洋渔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论坛邀请了一批中外知名专家学者、优秀文化企业主管和电子商务资深专家聚集象山,通过搭建渔文化研究和交流平台,全面展示渔文化研究和应用的丰硕成果,加强区域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海洋文化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象山作为全国唯一的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具有渔文化的历史、实物、传承等诸多优势。该县海洋渔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早在6000多年前的塔山遗址就有象山先民以海为生的印痕。喜欢把自己称作“渔家儿女”的象山人,多在海边长大,祖祖辈辈靠着海,吃着海,耕海牧渔,世代生息中形成的习俗,深深地印着他们的文化形态。在这里,原生态的文化俯拾即是,有渔具、渔船、渔场、渔港、渔汛、鱼灯、渔歌、渔曲、渔鼓……近年来,象山人通过开渔节,让散落在渔区、海岛渔民生活中的踩街、对歌、抬阁、挂鱼灯、舞龙灯、跑马灯等一系列古老的民间活动纷纷登台亮相,重新焕发出充沛而持久的活力。

象山把海洋渔文化作为关系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保护政策和措施。象山县有关机构和民间爱好者还成立了渔文化研究会,开展渔文化学术研究。近年来,相继整理出版了《中国渔文化论文集》《象山渔乡民间故事》等书籍,累计100余万字,并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渔文化》杂志,其研究的专业性、前瞻性颇受专家好评。

渔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开发,也培养了一支具有相当水准的象山渔文化队伍:舞蹈《辣螺姑娘》被列为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展演节目;气势雄浑的爵溪《海达渔鼓》喜获全国群星奖,还曾赴上海参加世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根植于海洋渔文化的中国开渔节一年一届,至今连续举办了17届,是象山渔文化风、雅、颂的集中展示。

精心呵护渔文化,让象山人有了丰厚的回报。象山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多名列全省第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自然生态环境、文物古迹、村落相互依存,形成了象山独具特色的海洋渔文化生态群落。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已成为象山县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湖南卫视首度直播中国(象山)开渔节

第十七届中国(象山)开渔节首度邀请湖南卫视快乐垂钓频道加盟,负责开渔节开幕式、开船仪式的电视直播,以及第十届中国海洋论坛的录制播出、首届中国(象山)大目湾休闲垂钓邀请赛的策划宣传和直播。在直播期间,快乐垂钓频道将陆续推出有关象山旅游、大目湾低碳生态城、石浦渔港等录像宣传片,全方位宣传象山的风土人情。届时,象山县广播电视台也将免费开放湖南卫视快乐垂钓频道。

湖南卫视拥有经验丰富、专业精湛的拍摄策划和制作团队,品牌影响力更是深入人心,此次与他们的合作是中国(象山)开渔节的一次有益尝试。相信他们的加盟,能给电视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进一步提升开渔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据了解,快乐垂钓频道由湖南广播电视台旗下之全资子公司湖南快乐先锋传媒有限公司负责全面运营,通过“中数传媒”数字电视平台集成传输,于2011年8月29日开始面向全国观众试播,以专业钓鱼比赛、原创活动、钓鱼专题为内容主体,题材涵盖钓鱼知识、钓鱼战报、钓鱼教学等。

吉祥物“洋洋”欢腾开渔

第十七届中国(象山)开渔节吉祥物“新鲜出炉”,命名为“洋洋”。黄鱼“洋洋”活泼可爱、亲和力强,贴近中国(象山)开渔节的主题,兼具海洋文化特色。

据悉,中国(象山)开渔节吉祥物征名活动为期一个月,活动由中国(象山)开渔节组委会办公室主办,宁波大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作,前期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介向社会广泛发布征名信息,共收到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应征作品683个。经过组委会的初评、网络票选、专家终评,最终由宁波市民陈静选送的“洋洋”获得命名奖。

今后,围绕吉祥物“洋洋”的形象,该县将陆续推出不同大小的毛绒公仔、配饰挂件、开渔节礼盒等系列衍生产品。

祭海活动返璞归真

祭海仪式源自悠久的民俗传统。千百年来,敬拜妈祖,祭奠大海,祈求平安与丰收是渔民们亘古不变的虔诚。休渔制度实施以来,渔民们更加注重祭拜活动,祈求平安出航、鱼虾满舱。如今,祭海典礼已成为中国(象山)开渔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既体现了“敬畏自然,感恩海洋”的传统思想,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现代理念,这正是象山人知恩图报的精神写照。

祭海仪式安排在石浦东门渔村的古东门山。古东门山位于出海口,山上有古寺、灯塔,远观天海一线,青山叠翠。一座慈祥庄重的妈祖雕像立于古东门山之巅。它是出海渔民们的精神灯塔,是渔民们出海时候的心灵寄托,归航时候的平安召唤。今年的祭海活动将更加体现民俗古韵,以村为单位进行祭拜,还俗于民,返璞归真。整个祭海过程融合了民俗民风、渔家风情、妈祖文化和海洋保护等传统与现代的理念,通过还原传统民间祭拜仪式,营造出庄重肃穆而又不失温情的活动氛围。

可以说,在象山看祭海是神圣而又浪漫的。本次祭海仪式进行了大胆的改进,在祭祀道具准备上,石浦民间艺人继承了传统历史文化,制作了具有渔区文化的祭祀道具,打造原汁原味的祭拜模式。在人员安排上,改公祭为民祭,参祭人员全由纯正渔民组成,参祭的16个渔村按照祭祀要求由各村推选出百余名渔民代表组成陪祭团。届时,参祭渔民手持高香,心中祈祷,拾级而上,虔诚奉香,场面蔚为壮观。仪式中参与表演活动的渔民壮汉和渔姑渔嫂也将由16个渔村推荐产生,将上演渔姑渔嫂为丈夫斟酒送别出海的温情场面。淳朴的祭海活动还吸引了来自台湾、福建、江苏等地的渔民代表前来参拜……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