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岛--渔村旅游业的华丽转身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12-23 12:21:45 

灵山岛,也称水灵山岛,位于青岛市黄岛区东南的黄海之中。距最近的陆地大珠山5.3海里,距积米崖9海里,距青岛市22海里。灵山岛海拔513.6米,是中国北方的第一高岛,面积7.66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000余人,分3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岛上的居民世代以打鱼和养殖为主。岛上峰峦起伏,植被茂密,如锦似画。

古《胶州志》云:“先日而曙,将雨而云,故名灵山。”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的灵山岛,是我国北方第一高岛,早在清朝时期,灵山岛就以“灵岛浮翠”而享有盛誉,是历史上著名的“胶州八景”之一。

时间进入21世纪,灵山岛的旅游业再次兴旺起来。每年10万人次的游客,在给这座一度落寞的小岛带来繁荣的同时,也考验着它的承载能力。昔日的小渔村变身旅游区,一系列问题重新摆在了面前。

“老三宝”升级为“新三宝”

7月正值休渔期。接连几天的大雨让海况变得琢磨不定。

记者去灵山岛采访前一天,特意看了天气预报:多云,北风4级~5级。如遇到大风、大雾天气,进出灵山岛的客轮将停航。

幸好一切顺利。

现在从积米崖港到灵山岛每天有两班客轮,早上8∶30分起航,下午2∶30分返回,中间的航程大约需要30分钟。通常通往灵山岛的快艇会根据往来人员适时增加班次。这次登岛,船上的人并不多,除了岛上的居民外,还有一些零散的游客。船舱外的甲板上,堆满了蔬菜、肉、米、油等生活物资,作为目前岛上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这艘客轮对小岛居民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走在灵山岛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正在忙着修补渔网的男女老少。当地居民告诉记者,每年“五一”至“十一”是游客上岛的高峰期,尤其是到了暑假,游客更多,“再过些日子,我们就更忙了。”当地居民说。

灵山岛管区的干部任发义说:“1999年以前,岛上唯一的产业就是水产养殖和捕捞,尽管渔民非常勤劳,但收入微薄,生活艰苦。”作为管区分管水产的负责人,他亲历了灵山岛从小渔村到旅游区的转变。

过去,灵山岛岛民常说起的“老三宝”:“地瓜、石头、破棉袄”,便是当时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而现在,绿树掩映下鳞次栉比的农家旅社成了灵山岛的新象征。

进入新世纪,因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灵山岛吸引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此外,该岛周边海底海藻丛生,基础饵料丰富,生物种类繁多,尤其适合刺参、鲍等珍贵海洋生物的生长繁衍。由此诞生的“新三宝”:“海参、鲍鱼、旅游岛”,正式替代了“老三宝”。

岛上的老人告诉记者,如今的灵山岛和过去已经大不相同。世代以捕鱼和养殖为生的海岛人家,开始弃渔上岸加入到海岛旅游业的大潮中。“目前灵山岛内渔家乐的经营点已经发展到100多家,旅游业也成为岛内居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任发义说。

据了解,2013年,灵山岛上岛游客突破10万人次,旅游业对本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近1/3。大量游客的拥入,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丰厚的收入。任发义对记者说:“现在岛上好一点的渔家乐每年收入就达20万元。”

灵山岛的喜与忧

当地居民对记者说,以前缺水问题一直困扰着灵山岛,村民不得不在家里建蓄水池,生活用水主要以存积的雨水为主。遇到干旱季节,日常的生产生活用水都成问题。

积米崖管委会镇村建设服务中心工程师刘传荣说,2012年,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承建的灵山岛300吨/日海水淡化示范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总投资400万元的海水淡化设备,采用反渗透技术进行海水淡化,淡化后的水具有含盐量低、口感好等特点,基本能够满足岛上居民在干旱季节的用水需求。

过去,出行难也是制约灵山岛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当地政府投资修建了由老虎嘴至背来石的部分环山道路。除此之外,医院、学校等设施陆续兴建起来,灵山岛2000多人的衣食住行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居住条件也日趋向好。

然而,新的问题还是接踵而至。

资料显示,2007年灵山岛的岸线长度为14.29公里,与1992年的调查结果14.35公里相比,减少了60米。另外,部分人工构筑物对灵山岛自然海岸线和海滩造成了破坏,导致部分岸线丧失了自然岸线属性。

游客在给这座海岛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近海海域与沙滩的污染,随意丢弃的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大风天气时,废纸、塑料袋满天飞,加之临近海边的饭店、旅馆和居民将垃圾、污水直接排入大海,给周边海域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污染,威胁着海岛脆弱的生态环境。”刘传荣说。

目前,灵山岛旅游设施还不完善,缺少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游客登岛后所需的物资,海岛军民生产所需物资,尤其是建筑材料等均须通过现有码头进行装卸。加之灵山岛周边是传统渔场,现有码头客运、货运、渔业混用,缺少客船浮码头仍是一大软肋。

还有,目前岛上景点单一,旅游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些问题都亟须解决。

八大工程为灵山岛“美容”

记者在岛上采访的过程中问及岛上的居民,他们几乎都能准确地说出目前正在施工的生态修复工程的准确位置。“这可是一件大好事。”一位老人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青岛市黄岛区海洋与渔业局的王燕告诉记者:“在国家海洋局的支持下,国家海岛保护专项资金先后拨付资金6000万元,地方配套3244万元,总投资额达9244万元,帮助灵山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这些工程的落地犹如一场‘及时雨’,将大大促进灵山岛海岛资源保护和清洁能源利用,优化灵山岛海岛发展模式。”

根据《灵山岛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该工程共涉及岸线整治、环岛路东段改建、垃圾集中处理、蓄水涵林、灵山岛总体规划编制、陆岛交通码头改扩建、木栈路建设、模块化污水处理设施8大部分,分两期实施,预计工程将在2015年年底全部建成。

随着8大工程的实施,灵山岛目前所面临的难题将迎刃而解,并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

根据项目规划,将整治灵山岛西北侧长约3000米的海岸线。“工程完工后,这里大面积的鹅卵石海滩将成为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黄岛区海洋与渔业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而建好的垃圾集中处理和污水处理项目将彻底改变目前岛上垃圾无序堆放、随意倾倒的现状。届时垃圾将实现分类处理,回收利用,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对保持净化海岛淡水资源,提高周边海洋环境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刘传荣对记者说。

此外,蓄水涵林、码头改扩建、修筑木栈道等工程的实施将极大改善岛上居民的人居环境,对于促进海岛全面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黄岛区海洋与渔业局的李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灵山岛远离大陆,属特殊用岛,同时又是海岛旅游的首选之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对岸线进行整治修复、建造蓄水涵林项目、修建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完善交通设施和电力供应,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宜居海岛、生态海岛,实现人与海岛和谐共处的重要途径。这是发展转型的需要,也是岛上村民的共同期盼。”

记者观察

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缺少淡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困扰海岛发展的重要难题。一方面渔民转产困难、收入减少,海岛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另一方面,海岛开发成本高、风险大,自身发展能力差,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仅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快速发展。

灵山岛实现华丽转身的背后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当地政府的努力。近亿元海岛保护资金的投入,对于保护灵山岛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海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大批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也必将为海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想见,如果离开了政府的支持,灵山岛的面貌很难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