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7日晚,福建东南卫视的大演播厅。在炫耀的舞台灯光下,50多名少年簇拥着一位歌者演绎了一曲深情动人的《海洋之心》。这是中国年度海洋人物评选活动的主题歌,著名作曲家戚建波评价这首原创歌曲“整体感觉很好,可以推广”。歌者俊朗的外表,潇洒的台步,一股的“明星范”,让台下的老同事们差点没有辨认出来。
在我国的西沙群岛海军守岛部队中,有一首名叫《抗风桐》的歌曲很“火”。有媒体称,这是继电影插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之后,最受广大西沙海军官兵追捧的歌曲,战士们都称这首歌是西沙永兴岛的“岛歌”。官兵们同时也都在问,它的原唱者是谁,怎么从来也没露过面?
今年上半年,由中国唱片深圳公司新出版的两张专辑——《热血巡航》和《海洋之心》亮出了这名歌者的名字,他叫“讴洋”。
从国内歌坛的角度讲,“讴洋”这个名字知道的人还不多。但从国家海洋系统来说,如果说出他的真实姓名,就会有很多人熟悉甚至津津乐道了。
他就是李航,他职场上的身份是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的副主任。“讴洋”只不过是他在演唱时才使用的艺名,意为讴歌海洋。
与大海结缘 如果说,一名业余爱好者在卡拉OK厅里翻唱了一首歌曲很好听,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如果说,一名业余爱好者演绎了一首自己原创的歌曲很好听,这种情况也会有一些。而如果说一名音乐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与一些职业音乐人合作,结合自己从事的事业谱写了一批好听的原创歌曲,并拥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出版了自己演唱专辑,这样的人就不多见了。而这“位一体”,竟然集中在李航身上。
“风吹不冷我的情怀,浪打不散我对你的深爱,这颗心已属于大海,你是爱的起点和未来。”这是《海洋之心》的一段歌词,也是李航心底深刻的感悟。
其实,李航对海洋一直有着梦一样的憧憬。自考入中国海洋大学起,他就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从事了海洋工作的他,对海洋的感情更是与日俱增。
遨游在海洋音乐世界 “歌曲是一种最具群众性的文化艺术形式,它有着传播迅速、影响广泛的天然优势。好的歌曲一经传唱,则会八方呼应,甚至可收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社会效应。”李航说。
《海洋之心》只是一朵浪花,其实李航在他的音乐世界里已遨游了很多年:
早在青少年时代,李航就表现出他的音乐天赋和对演唱的热爱与执著。大学时期,他获得过校庆杯演唱比赛的优秀歌手奖;大学毕业后,他先后从师于中国音乐学院女高音歌唱家万馥香以及马淑明、茅匡平、张大英老师,学习声乐、乐理和形体,并在一些歌手比赛中获奖。
1993年李航出版了自己的首张个人演唱专辑《蓝色的故事》。1997-1998年,他牵头组织了国家海洋局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迎接1998国际海洋年全国海洋歌曲征集评选活动”,组织出版了《“南麂杯”全国海洋征歌获奖歌曲100首》和我国首张海洋歌曲专辑《重返海洋》。
近几年,李航的主要精力仍是放在了他的本职工作上,演唱只是他生活中的客串:
2001年9月,他参加了在宁波象山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开渔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与当红歌星韦唯、费翔、韩红、满文军等同台演唱,那种紧张与激动的心情,至今令他难忘。
2008年4月,他为中央电视台五集电视纪录片《绝密航程》配唱了主题曲《向阳红》。当歌曲在纪录片最高潮的部分唱响的时候,远在广州任职的他,独自一人坐在电视机前,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同年,他领衔中国海监执法队伍的第一支军乐团,短短一年,就在全国海洋系统内外声名远扬。
2010年1月,他牵头组织北京的职业音乐人,联合西沙永兴岛海军守岛部队,出版了我国第一张西沙歌曲专辑《西沙之歌》。其中,由他演唱的《抗风桐》已成为目前在西沙海军官兵中最受追捧的歌之一。
在跨界中追求超越 在自己的本职工作领域,李航其实已经是一个很“跨界”的人物了:一个时期,他是一名海洋管理者,一个时期,他又是撰写大报告的“文字大秘”;一个时期,他是一名海洋执法官,一个时期,他又是一名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实施者。专业上的跨界,地域上的跨界,李航在不断超越自己的同时,其所取得的成果也“溢”出了海洋系统,“跨”向了社会,成为一个很有特色的人。
自3年多前“跨”入宣教中心这个新岗位后,李航觉得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离文化和艺术更近了,重新拾起已经多年无暇顾及却又始终念念不忘的演唱爱好,可谓顺理成章。
今年3月和6月,李航(讴洋)的两张个人演唱专辑《热血巡航》和《海洋之心》先后由中国唱片深圳公司正式出版。其中收录的十余首原创海洋歌曲,均是他2007年以来创作制作的。歌曲题材涉及海军军旅、海警执法、大洋调查、极地科考等多个亮点领域。
著名音乐人曾建雄评价说:“从歌曲的作词、作曲、配器和演唱等方面来看,将这些严肃宏大的题材通俗化、流行化地表现,李航无疑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是啊,在这个海洋备受世界和国人注目的时代,在中国迈向海洋强国的征程中,太需要像李航这样对文化有着自觉意识的人了。正如李航自己所说:“用艺术体现和传播海洋意识,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创作出更多让国人喜爱的海洋艺术作品,使人们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现实生活和艺术形象中,都能体会到海洋价值理念的感召,才能在心灵深处获得真正的教益,逐渐形成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强大海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