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水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四川省水产局局长 卿足平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7:07 
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四川省委九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上新台阶进行了部署。水产业作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创新发展举措,推动四川水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学习,把握发展新机遇
我们要准确把握两个《决定》带来的新机遇,结合四川水产经济发展实际,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用好政策,促进发展。
一是充分认识水产业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已将水产业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予以规划和扶持。目前四川人均水产品占有量约13公斤,而全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近40公斤。差距大说明潜力大,水产业必须深挖潜力,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做出积极贡献。
二是充分认识水产业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方面的重要作用。渔业现代化既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渔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
三是充分认识水产业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农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2007年四川农民人均水产收入281.41元,比1978年增长930倍,年均递增27.6%,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93%。预计2008年四川农民人均水产收入将达到308元,人均增收27元。水产业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大有作为。
四是充分认识并用活用好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政策。面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等新政策,及本省加大对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扩大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等机遇,我们要结合水产发展实际,深入调研,积极谋划,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不断健全和完善水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为水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机制氛围。
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新目标
今年,在中央和四川省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抗击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尽管灾害造成严重损失,水产品产量、产值仍持续增长,产品丰富、供求平衡、价格稳定,渔业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态势。目前,渔业仍面临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紧迫任务。
面对国家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契机,以及四川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机遇,四川水产业发展的总思路是:深入贯彻两个《决定》精神,全力实施水产业“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推进“四大工程”,着力培育水产养殖业和水产二、三产业,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并举,突出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突破水产加工业,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现代化目标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渔业现代化,推动渔业发展上台阶。
到2010年、2012年,四川水产品产量要分别达到140万吨、155万吨,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40%、58%;渔业经济总产值分别达到225亿元、270亿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63%、95%;全省农民人均渔业收入分别达到319元、397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78%、122%。
突出重点,开创发展新举措
新形势下,水产业要重点抓好“三大战略”的实施和“四大工程”建设。
抓好“三大战略”,一是推进转变战略。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推进水产养殖向数量、质量、效益和生态并重的发展方式转变。二是推进拓展战略。拓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推广新的养殖模式和技术,开发新水域,拓展水产二、三产业,拓展养殖品种,充分发挥渔业资源优势,加快水产养殖品种的特色化、规模化进程。三是推进提升战略。提高水产业产业素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强化原良种、技术推广、疫病防治、质量监测、渔政执法等体系建设,提高水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实施“四大工程”,一是大力推进水产优势产业带养殖和种苗“百场”工程建设。如丘陵地区稻鱼轮作工程、名优水产品养殖带工程、冷水鱼养殖带工程和水产种苗“百场”工程建设,加快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二是大力推进水产龙头企业“双百”工程建设。发展100个水产龙头企业,实现龙头企业100亿元产值,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水产产业化经营格局。三是大力推进水产市场和水产品加工增值工程建设。抓好省、市级水产物流中心和批发市场建设,实现年交易量20万吨、交易额30亿元;抓好水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实现年加工产值10亿元,走加工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四是大力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执法保障体系建设工程。抓好40个县级水生动物防疫站、180个病害测报点建设,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和渔民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