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上的紫砂壶

海上丝路上的紫砂壶

来源:孙莉   发布时间:2015-05-20 15:52:43 


出生于宜兴紫砂陶业世家、现年82岁的徐汉棠老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把他从新加坡带回的绿泥紫砂花瓶。
“曾经有一位新加坡收藏家,请我过去鉴别一批紫砂陶器。”他指着花瓶上规整的“回字纹”装饰纹样对笔者说,“我一眼就认出,这尊花瓶是当年我的父亲徐祖纯制作的,漂洋过海远销到南洋。后来,这位收藏家就把这尊花瓶回赠于我。”
徐汉棠老先生回忆道,徐门家族从事紫砂行业有100多年,光绪年间,由祖父徐锦荪开设了陶记徐“福康”。徐“福康”有一个作坊专做炉均釉,通常将烧后窑变的紫砂壶,在壶嘴、壶体部分加上彩釉图案或绘上京剧图像,加工成档次更高的产品。徐“福康”还制作了一些炉钧釉餐具,分为36头、52头、84头等规格,并创作了多种颜色、各种造型的咖啡壶具,均有订货外销国外的。
那么,紫砂壶是如何流经海上丝绸之路的呢?
海上运输的路径与方式 古代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主要为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4大宗。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紫砂壶,按历史顺序分为3个阶段:一是明代后期至清代中期,紫砂壶随着茶叶的输出,作为茶具进入欧洲;二是清初向日本的输出;三是清代中后期对东南亚的商品化外销。
据徐汉棠老先生介绍,徐“福康”北临蜀山河,蜀山河北通蠡河。紫砂陶器烧成后,用竹篓包装,用木船从蠡河运至太湖,通过兴旺的水路运输转口外销至东南亚。
另有史料记载,紫砂壶在宜兴烧制好后,通过蠡河进入太湖,转运至厦门,再抵达澳门,经过吕宋(今菲律宾)沿海,到达东印度公司的中转站巴达维亚(今印尼首都雅加达),从而进入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大西洋,最终到达欧洲。
紫砂壶的外销,从近年来在南洋打捞上来的7艘17至19世纪沉船的文物上得到了证明。英裔商人米歇尔.哈澈打捞了一艘于乾隆十六年(1752年),在新加坡港沉没的捷达麦森号,随船出水的就有10把紫砂壶。此外,清道光年间(1845年)沉没的迪沙如号,是一艘航行于中国与南洋间载运陶瓷的木质商船,随船出水的文物中也有宜兴的陶瓷缸瓮和紫砂壶,其中有300把保存较为完整的紫砂壶和数量众多紫砂残片,估计共有800把紫砂壶,这批壶多为紫泥梨形壶和直流扁腹壶,底款也多是“孟臣制”行书阴文款。
这些沉船揭示了当时海上运输的特殊方式:由于陶器分量重,因此最先装船压舱底,空隙处填满茶叶、稻壳等植物细粒,以防颠簸时碰坏陶器。
镶金嵌银的东方珍品 到了18世纪,紫砂壶在欧洲渐渐退出实用,而常被镶金嵌银变成收藏品,有些甚至镶上了家族徽标,这些徽标也成了判断年代的重要佐证。
这与欧洲人的饮茶文化不无关系。几乎跨越半个地球的海上航行异常艰辛漫长,茶叶的贵重堪与银子匹敌。1662年,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了英王查理二世。她的陪嫁包括221磅红茶和精美的中国茶具。皇后高雅的品饮表率,引得贵族们竞相仿效,后来饮茶逐渐成为英国的社交风俗。
上流社会设置家庭茶室,收集和陈设名贵精致的中国茶具,讲究品饮礼仪和闲情逸致的饮茶风度,他们喜在茶中加入奶和糖,以增添浓郁的滋味。紫砂壶气孔较大,透气性强,奶和糖渗入后不易清洗。显然,与瓷器相比,紫砂壶反而不适合欧洲的饮茶方式,因此慢慢退出了实用,转而加以金属镶饰,以凸显另一种东方风情的魅力。
另有史料记载,雍正、乾隆年间,纯粹作为外销商品的粉彩紫砂壶盛行一时,装饰工艺已经采用贴花、浮雕、镶金等手法,以迎合欧洲人的审美情趣。
启蒙和提升外国陶瓷业 紫砂壶的输出启蒙了欧洲陶瓷业,也对日本茶具制造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人试图破译中国陶瓷的秘方。最初,他们把目光瞄准了烧制温度比陶瓷低的陶器,紫砂壶成为首要的模仿目标。曾有一名英国陶工知威特,模仿宜兴朱泥紫砂壶烧制出了高火红色的茶壶。
欧洲最古老的瓷工坊——近300年历史的德国麦森瓷器,则是欧洲第一个破译中国陶瓷密码的工坊。1701年,一名德国炼金术士波特格,被萨克森君王奥古斯都二世囚禁多年,却始终冶炼不出黄金。为了活命,他另寻出路,转而烧制另一种白色黄金——瓷器。在污秽不堪的地牢里,波特格不断试验,分析配方,研究烧制工艺,终于成功烧出了一块白色透明的小土片。
1708年1月15日,波特格成功烧制出欧洲真正意义的第一件陶瓷,这一天被认为是欧洲瓷器的诞生日。1710年,奥古斯都二世在德国麦森建立瓷器工厂,开启了麦森瓷器的历史。欧洲高质量陶瓷的生产得以持续至今,这是宜兴紫砂壶在欧洲陶瓷史和艺术史上短暂而重要的贡献。
同样,紫砂壶传入日本,也极大地提升了当时日本的制陶工艺。日本有一种陶器“万古烧”,正是完全仿造宜兴的陶器。一方面,日本陶艺家主动从宜兴紫砂壶的工艺上汲取养分;另一方面,宜兴紫砂工艺师远赴日本传播紫砂壶的制作技艺。
徐汉棠老先生的曾外祖父邵云甫,作为同治年间的紫砂高手,曾经远渡重洋赴日本制作紫砂陶艺品,颇负盛名。之后,光绪四年(1878年),宜兴紫砂名工金士恒和吴阿根,应日本陶工鲤江高须邀请,赴日本传授紫砂“打身筒”制法和陶刻装饰技法,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朱泥制壶工艺,是日本制作宜兴风格的朱泥壶之始,影响至今犹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