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31日,我国从芬兰购进满载吃水量达15000吨的远洋抗冰运输船,命名为“极地”号。1988年11月20日,为了在地球东南极普里兹湾建设中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时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的陈德鸿再次率队远征,乘“极地”号考察船从青岛起航。面对茫茫冰原,“极地”号抗冰船不堪重负,进入冰区的第一天就被撞出一个大洞,后又遭遇3次特大冰崩,被困7天7夜,险些船毁人亡,陈德鸿连遗书都写好了。用陈德鸿自己的话说,这是他3次南极考察中离死神最近的一次……
1985年10月31日,我国从芬兰购进满载吃水量达15000吨的远洋抗冰运输船,命名为“极地”号。1988年11月20日,为了在地球东南极普里兹湾建设中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时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的陈德鸿再次率队远征,乘“极地”号考察船从青岛起航。面对茫茫冰原,“极地”号抗冰船不堪重负,进入冰区的第一天就被撞出一个大洞,后又遭遇3次特大冰崩,被困7天7夜,险些船毁人亡,陈德鸿连遗书都写好了。用陈德鸿自己的话说,这是他3次南极考察中离死神最近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