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青岛跨境电商驶上“快车道”

来源:青岛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5:59:33 

由于监管方式手段的“不匹配”,快速生长的跨境电商长期游走在“灰色地带”,难以办理正常的通关、结汇等手续,更无法享受可观的退税收益,整个行业进入“瓶颈期”。

由于监管方式手段的“不匹配”,快速生长的跨境电商长期游走在“灰色地带”,难以办理正常的通关、结汇等手续,更无法享受可观的退税收益,整个行业进入“瓶颈期”。

令人欣慰的是,这样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对于广大新兴的青岛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而言,2014年,是让人“充满期待”的一年,对于整个产业而言,则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

从新年伊始,青岛成功获批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到4月中旬,出台《关于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短短数月,青岛有关部门不等不靠,积极作为,为青岛跨境电商勾勒出清晰的的“发展路径”。

而在今天,随着青岛跨境贸易“阳光通道”的正式开通,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诸多困难将迎刃而解,这无疑将给整个行业注入强大的生长活力,开启青岛跨境电商全新的时代。

现状

报关难、结汇难、退税难—

跨境电商遭遇“成长的烦恼”

电子商务在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重塑着产业的结构。在青岛,广大外贸企业敏锐地洞悉跨境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商机,用互联网思维深刻变革着传统的商业模式,挖掘着外贸的蓝海。

在位于滨海公路西侧的国际创新园办公室里,青岛双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理栾莉莉正在和同事整理客户的订单,忙忙碌碌跟“打仗”似的。从去年开始,栾莉莉正式转向B2C跨境电商。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公司的客户已经遍及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订单量最多每天可以达到200笔。

而隔壁的青岛柏斯威贸易有限公司,硬是凭借跨境电商这一全新手段,将假发制品卖到了数以万计位于美国和欧洲的消费者手中,业务量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利润率也比传统贸易成倍提升。

传统的纺织服装企业也加速了“电商化改造”。在大数据支撑下,红领集团运用互联网思维,投入2.6亿资金,专心、专业、专注于电子商务服装定制及流水线规模化生产全程解决方案的研究和试验。经过11年的积累,红领实现了全球化电子商务定制服装解决方案,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商平台系统和独特商业价值的“红领模式”。

数据显示,青岛目前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约有13万户,近六成开始从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涵盖了涉及生产、生活及公共服务和管理领域等多种模式,从业人数多,业态丰富。

青岛海关统计显示,2013年该关共监管进出境邮递物品78.7万件,同比增长119.7%,进出境快件477.6万件,同比增长18.9%,均远高于同期进出口外贸增速。初步估算,上述物品中约80%是电子商务商品。

在快速生长的同时,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青岛的跨境电商正在遭遇 “成长的烦恼”:传统监管模式下,跨境电商交易商品一般通过商业快递公司、邮政包裹等物流方式由物流公司负责报关出口,由于邮递和快件渠道个人物品清关没有报关单,企业无法结汇和收汇,不能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出口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这极大地阻碍了跨境电商的持续健康发展。

机遇

获批试点,青岛跨境电商迎来“政策红利”

在青岛市政府和青岛海关的积极争取下,今年1月27日,海关总署批复同意青岛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这给青岛跨境电商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地方政府牵头工作部门,市商务局会同青岛海关、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市国税局等业务职能处室,就建立跨境电商企业便捷通关、检验检疫、收结汇、退税等模式创新进行深入研究,并多方听取电商企业意见建议。

在此基础上,借鉴其他城市试点模式,特别是注重吸取存在问题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青岛确立了“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推进”的工作方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制定了三步走的工作步骤:一、出台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意见,二、建设平台,三、推广应用。4月18日,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商务局关于《关于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同时,已有中外运、邮政速递、全麦、诚商网等多家本地及外地企业参与青岛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海关监管平台建设加紧建设。

“青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的思路是通过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研究探索海关通关、检验检疫、结汇、退税及统计等方面的服务标准及规范,优化政策和服务环境,推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市商务局副局长张莉说,在试点过程中,坚持市场推动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发挥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服务和引导功能,完善促进政策,营造发展环境。而当务之急就是要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通关、检验检疫、结汇、退税等环节全流程信息资源共享。最终目的是要将应用推广和产业培育相结合,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企业应用示范和推广,促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发展,培育产业集群。

像普通货物一样申报通关,享受便捷结汇、退税—

青岛跨境电商“阳光通道”正式开通

思路明确,路径清晰后,青岛跨境电商开始步入全新发展阶段。今天正式开通的青岛跨境电商 “阳光通道”,无疑打通了阻碍整个行业发展的症结。

“阳光通道”打通症结

传统监管模式下,商品一般通过商业快递公司、邮政包裹等物流方式由物流公司负责报关出口,由于邮递和快件渠道个人物品清关没有报关单,企业无法结汇和收汇,不能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出口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而且通过手续也比较繁琐。

青岛海关的跨境贸易新通道采用了“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模式,“简而言之,就是电商企业先按照清单通关,然后海关通关系统会定期汇总清单形成报关单进行申报。”青岛海关监管通关处王锡刚处长说,这样的模式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便利。

“至少解决了公司结汇和退税两大难题。”青岛柏斯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磊说,公司主要业务是假发出口贸易,其中60%是通过跨境电商渠道。通关手续繁琐、结汇困难、无法享受商品15%的出口退税,传统的国际快递物流通关模式带来的弊端,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的“肠梗阻”。“传统出口业务如果没有出口退税补贴,利润很低甚至是负利润,而B2C跨境电商业务毛利能达到30%,如果算上退税收入,盈利空间将更大。”董经理表示,如今有了海关政策支持,公司的传统贸易将有很大一部分向跨境电商转移。

率先提出 “工厂化生产也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的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司也对这一模式给予厚望,公司供应链中心总监李德兴表示,公司的电商市场90%在欧美,目前每月800多票出口报关单给公司的结汇和退税造成了很大压力,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模式会彻底改变我们的出口申报。”李德兴说,“以前公司每出口一票,就需要申报、结汇、退税一套繁琐的工作,跨境新通道开通后,我们可以每个月申报一张报关单,退税、结汇这些事也可以一次搞定。”

王锡刚介绍相关流程说,以“一般出口”模式为例,国外买家通关互联网下订单、选择物流并支付货款,生成了订单、物流和支付信息,海关开发的通关信息平台会将这“三单”信息以及前期企业和商品的备案信息自动生成“清单”数据向海关通关系统传递。

“这是信息流的传递,而此时企业会将售出的货物交给物流公司,并在海关现场监管下,流水线自动放行。”王锡刚说,货物离境后,企业可以定期对清单进行申报成报关单,有了报关单后,企业便可以顺利地进行退税、结汇,海关据此可以进行贸易统计。

量身定制的“青岛模式”

“开放包容、改革创新是我们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工作的基本理念。”青岛海关副关长姜峰表示,为了切实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工作、支持新型贸易业态发展,海关在总结其他试点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举措。

青岛海关技术处处长石云峰表示,新通道’至少突出了6个方面、11项政策创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开放包容。”据了解,青岛海关充分吸收了其他试点城市经验教训,开放信息化平台,公开接口和准入标准,外贸企业只要有意愿,都可以自主建设通关服务平台、对接参与跨境电商业务,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通过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

而这一模式所体现出的特色,还包括了青岛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为了适应中日韩跨境电商发展趋势,青岛海关在模式设计时突破了快件、邮件通道的局限,将电子商务创新扩展空运通关渠道。“经过前期深入调研,我们发现青岛市的跨境贸易出口商品主要包括假发、童装、内衣、户外用品、人造首饰等5类商品。”石云峰表示,为此海关量身定制了通关模式并顺应了本地传统生产型电商企业的需求,可以说这一模式是彻彻底底的 “青岛版本”。

“新模式充分尊重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态特征,还原了跨境商品的个人物品属性。”青岛海关王锡刚说,海关对跨境电商商品施行行邮物品管理,方便企业预归类,深受青岛思科宝商贸有限公司、青岛双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电商企业认可。而在跨境电子商务的下游环节,由于“嵌入式”物流的特征,信息流的数据处理完全不干扰物流速度,同时海关将风险管理理念适用到跨境电商贸易,降低海关监管查验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口岸物流速度。

此外,随着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一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通过为小微电商企业办理打包、仓储、发货等服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青岛海关在企业备案环节将这些企业引入,并允许其为小微电商企业代理报关、退税等业务,以为小微企业出口提供专业化服务。

随着具有青岛关区特色的监管通关、平台建设模式的开通,出口企业退税、结汇和消费者网购更加便利。青岛海关表示将继续严密海关监管、完善海关统计,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畅通渠道 完善配套 壮大企业—

青岛跨境电商步入发展“快车道”

此次海关监管“阳光通道”的开通只是青岛跨境电商谋划快速发展的第一步。据介绍,青岛市商务局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畅通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通道,完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配套服务,壮大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主体,推动青岛跨境电商跨越式发展。

在畅通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通道方面,将推进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创新。协调相关部门对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企业及其产品实施备案管理,鼓励电子商务出口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备案。对电子商务出口产品以检疫监管为主,探索建立基于风险分析的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机制。

建立企业收付汇便捷模式。鼓励支持电子商务进出口企业开展外汇收支业务;简化电子商务进出口企业外汇收支凭证,允许银行对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提供跨境外汇收支及结售汇服务。

建立企业退(免)税便捷模式。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出口退(免)税服务措施,实现便捷退税。对符合条件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企业,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办税程序,及时、高效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手续。

在完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配套服务方面,协调建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制定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上线标准、技术规范、管理制度等,鼓励企业自建平台,实现海关、检验检疫、外汇、国税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政府监管部门与电商、支付、物流等企业间无缝对接,实现“一站式”服务。

培育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示范区。在机场空港、保税区等有条件的区域或单位,按照海关监管场所的要求,规划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示范区。协调设立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监管服务点,探索电子关锁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综合服务示范区与航空口岸、海港口岸联动,实现综合服务示范区内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货物只需 “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在壮大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主体方面,将推进跨境电商重点企业或项目招商。研究制定境内外知名电商、支付商、物流商的招商计划,强力推进招商引智工作。做好目标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前期深度调研,引导知名特色跨境电商企业在青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结算中心、区域总部,鼓励支持与我市企业开展项目合作。重点推进日、韩等区域优势跨境贸易电商平台建设。

引导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发展。在有条件的区、市研究规划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示范园区或总部集聚区,引导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企业入驻,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加快形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链,实现跨境电商企业集聚和规模效应。

据介绍,青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确立的近期发展目标是:2014年,基本解决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便利通关问题。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保障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高效畅通开展。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打造3家以上运营良好的跨境贸易网络零售交易平台,培育2个以上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示范区。

2015年,基本解决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零售进口便利通关问题。研究出台推动扩大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的支持政策。规划建设2至3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企业聚集区,3至4个仓储物流配套服务区。

据青岛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青岛正在研究设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专项资金;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境内外知名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以及支付物流等服务企业的招商引资;支持综合示范服务区及企业集聚区建设;支持中高端实用人才引进和培养。

跨境电商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双方借助互联网,实现货物和资金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双向流动的一种新型国际贸易模式。它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高度结合,极大地提高贸易效率和社会生产率。

跨境电商主要包括B2B (企业对企业)、B2C (企业对个人)、C2C(个人对个人)等模式。B2B交易物流和通关按照传统货物贸易方式通关,C2C则按照个人快件、邮件通关,且体量不大。而近年B2C零售发展迅速,且其独特的虚拟性、便捷性和直接性等特征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贸易观念和手段,使得国际贸易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目前来看,跨境电商主要是解决B2C的发展问题。

B2C即一国生产企业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直接向另一国消费者发布产品信息、开展小额批发和零售业务,通过多种方式网上支付,借助国际物流,将产品直接送达消费者或零售商的贸易模式。这种模式契合了国际贸易由“集装箱”式大额交易转变为中小额采购、由长期采购变为短期多批次采购的变革需求。且依靠跨境电商,生产企业可以直接打通国内产品与境外终端消费者的通道,也可以利用交易平台反馈的信息指导未来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以提升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