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贝甲类海鲜有风险 温州市民感染海洋弧菌丧命
今年附一医已收治两个创伤弧菌病例,目前有一例抢救无效死亡,另一例经抢救患者仍未脱离生命危险。专家提醒,此类病例虽凶险,但健康人不易感染。市民最好不要生吃贝甲类海鲜,有伤口的皮肤千万不要泡海水,洗海鲜时也要防止被虾头蟹脚刺伤。
入夏以来,一种罕见的海洋创伤弧菌病例在我市再度出现。温州医科大学附一医收治一名感染此细菌的59岁老汉,经抢救后,目前老人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该老汉患的病一般是生吃海鲜、玩海水,导致致命威胁的。据悉,这是该院收治的第二例病例,今年5月中旬收治的那个病人因病情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十多年来,每年基本收治五六例。
附一医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卢中秋教授说,海洋创伤弧菌一旦感染上,发病急,病情发展快,70%以上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因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死亡,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对此,有关专家提醒,海洋创伤弧菌虽然凶险,但健康人并不容易感染。市民最好不要生吃贝甲类海鲜,有伤口的皮肤千万不要泡海水,洗海鲜时也要防止被虾头蟹脚刺伤。
一平阳老汉突患“怪病”
6月4日中午,一名右腿出现红肿并伴有血性水泡的男子,被家属急送附一医抢救。
据家属描述,患者今年59岁,平阳人,是一名驾驶员。数天前的早上,他在开车送货的时候,突然感觉脚痛,像是扭伤了一样。由于感觉不是很严重,当时的他,对此并没有放在心上。
不料,到了当天中午,他感觉下肢小腿部位也出现了疼痛。下午,疼痛加剧,并且皮肤也出现了红肿、花斑、血性水泡等,还伴有发烧。随后,他去了附近的一家诊所开了一点退烧药。
但次日依然不见好转,家人便陪同其来到当地一家骨伤科诊所,经拍X片等检查未发现骨头损伤。在该诊所经过两三天的挂点滴治疗后,病情不仅未见好转,反而越发严重,腿部像是烧伤一样,皮肤出现了大面积的血性水泡,最终人也休克了。
这时,家人才感到问题严重,赶紧送他去医院,但是面对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当地医院也是束手无策。
被“海洋无声杀手”入侵
目前,该患者已经被转入温州医科大学附一医急诊医学中心EICU进行治疗,经过一天多时间的抢救治疗,病情虽然有所稳定,但还处在休克状态,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该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卢中秋教授告诉记者,该患者被送来医院时,情况已经相当严重,右腿部位出现严重感染,人休克、呼吸困难、心跳非常快,多处器官出现了衰竭,当天中午,该院烧伤科卢才教副主任立即对其腿部实施了“减压”手术,如今还在对其进行抗感染、抗休克等抢救。
通过对患者病症的分析,这是一种下肢创伤弧菌感染疾病,比较少见,而且死亡率极高。十多年来,每年收治五六例,今年已遇到第二例,第一例是在5月中旬接到的,遗憾的是,那个患者虽经尽力抢救,最终还是抢救无效死亡。
据介绍,创伤弧菌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生吃海鲜或皮肤被海产品刺伤等都有可能感染,一旦感染,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在入院24—48小时内会出现下肢肿痛、溃烂、休克等,大多会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如不及时正确抢救,70%以上的患者因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肝病等患者最易感染
如今,老金的家属对该疾病还是迷惑不解。他家人告诉记者,老金平时的身体一直就很好,很少生病,平时也不怎么吃海鲜,那几天更没有去过海边,唯一就是平时喜欢喝点酒,也不知道他怎么染上了该病。
卢中秋教授说,人体感染创伤弧菌,临床最常见的两种表现为伤口感染以及原发性败血症。感染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食入含有海洋弧菌的食物,例如生蚝、蚌类等海产及生鱼片;二是从皮肤上直接感染,如从事挖生蚝时皮肤上有伤口,海洋弧菌就会侵入体内。如果伤口接触到海水、贝壳或鱼类,便有可能感染到此弧菌。
一般来说,感染都很轻微,但高危人群感染可致下肢溃烂,引发严重的坏死性筋膜炎,全身感染,出现感染性休克。不过,一般人是不容易被感染的,即使是吃了带有创伤弧菌的生海鲜,或者在海里玩划破皮肤,但免疫力差的高危人群就很难说了,这里指的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如慢性肝病尤其是酒精性肝病患者,慢性肝炎、肝硬化、酗酒、遗传性血色(铁)沉着病,有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衰、淋巴瘤等患者。
但是如何被传染上,患者往往难以说明,但可以确定的是,患者肯定是该疾病的高危人群。
发病脚腿痛易被误诊
据了解,创伤弧菌普遍生存在海洋中,内陆地区的咸水湖中也有发现,一般海水温度在20度左右就会生长,每年的5月到10月是该疾病的高发期,沿海地区的人被感染几率大,我市是该疾病的高发区之一。
“发病快,应该是该疾病很大的特点,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该疾病往往又很容易会被误诊。”卢中秋说,由于该疾病外表症状很像皮肤疾病,加上腿痛,往往又会被误诊为是皮肤病、骨伤科疾病,很容易让医生误诊,除非是遇到有听说或接触过此类疾病的医务人员。
不过,该疾病还是有它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发病快,下肢部位会出现脚痛、腿痛、皮肤红肿、花斑、血性水泡、发烧,严重的并伴有全身性休克等症状。一般情况下,人体被创伤弧菌感染后,会有一周以内的潜伏期,如果发现上述一些症状,切记尽快送医院治疗。
据悉,附一医于1998年接触到第一例感染病例,而后,一直钻研于该疾病的治疗抢救,已经形成一套规范的抢救方案,救治率已于之前的20%,提高到如今的80%,虽然,该疾病的死亡率高,但也无需太过紧张,如果发现及抢救及时,治愈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特别提醒 “两条定律”可防杀手
夏天,是吃海鲜、游大海的旅游旺季。目前,对于该疾病的预防虽然没有什么特效药,但有针对性进行预防,也是有效的。一是少吃生冷海鲜,尽量将水产烧熟后食用;二是避免在海水中受伤或将已有的皮肤伤口暴露在海水中。尤其是具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更不要生食海鲜;皮肤破损的人,千万不要下海游泳或让伤口接触到海产品;洗海鲜时最好带上手套。一旦被蟹脚、虾刺刺伤,要及时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酒精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