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洵

来源: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15-05-20 16:04:25 

中 文 名:徐洵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 生 地:中国福建

出生日期:1934年10月11日

职 业:生物工程家

毕业院校:中国医科大学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实验指南》和《DNA重组技术》等。

1简介

徐 洵 Xu Xun 女, (1934 .10.11 -) 海洋环境生物工程专家。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195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曾任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是我国海洋基因工程的主要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八十年代利用DNA重组技术首次在海洋低等生物中发现人功能蛋白的原始基因。九十年代初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基因工程实验室。首次将基因技术应用于海洋环境科学领域,解决了海洋病毒污染快速检测的难题。率先克隆了我国海水鱼类基因,成功地构建了我国第一个拥有知识产权的海洋基因工程菌。在国内外率先破解了严重危害对虾养殖业,迄今已知的最大的动物病毒-对虾白班病病毒基因组密码,为病毒防治奠定基础。近年又在国际首次报道发现了对虾抗病毒因子。曾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奖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奖等多项成果奖励。主编书籍有《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实验指南》和《DNA重组技术》等。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科研成就

八十年代利用DNA重组技术首次在海洋低等生物中发现人功能蛋白的原始基因。

九十年代初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海洋基因工程实验室。首次将基因技术应用于海洋环境科学领域,解决了海洋病毒污染快速检测的难题。率先克隆了我国海水鱼类基因,成功地构建了我国第一个拥有知识产权的海洋基因工程菌。

在国内外率先破解了严重危害对虾养殖业,迄今已知的最大的动物病毒-对虾白班病病毒基因组密码,为病毒防治奠定基础。近年又在国际首次报道发现了对虾抗病毒因子。

3个人经历

简介

徐洵院士是中国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她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她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与理论水平,孜孜不倦地工作在海洋科研第一线,开拓了国海洋环境基因工程这一崭新领域,为中国海洋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一个海洋基因工程实验室

徐洵院士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海洋基因工程实验室。徐洵院士创建的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实验室是国家海洋局的重点实验室,现已更名为“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在徐洵院士的带领下,实验室科技人员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局级重大攻关项目,使中国海洋基因工程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在2002年科技部组织的以海洋领域的院士为主的专家组考核评审中,该重点实验室评定等次为优,整体水平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重点实验室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徐洵院士为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海水养殖作了开拓性工作。她首先从招聘中国三种海鱼的脑下垂体中分别提取和克隆了鱼的生长激素基因,经过多年的努力,构建了可供生产用的高效表达基因工程酵母菌,其发酵产品可促使高档海水养殖鱼类快速生长,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成果“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网箱养殖试验表明含该发酵产品的饲料能使养殖产量增加20%以上,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目前该成果已经通过了专家验收,并已有多家国内外公司愿意合作开发。同时鱼生长激素基因也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知识产权的海洋生物基因。

海洋环境病原生物污染监测

徐洵院士是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海洋环境病原生物污染监测的第一人。1995和1998年国际有关学术会议都特邀徐洵院士在会上作有关“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海洋环境污染研究的应用”的专题报告。该技术经专家组鉴定认为“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关键的技术TCA制备法属国际领先”。几年来实验室利用该技术对吕泗、山东、福建等地海域进行了十一个航次、几十个站位的监测,为海洋病原污染作了及时的预报,为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此外,她还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效应专家组提出的“优先研究和发展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生物效应监测技术”全球环境战略的要求,在中国率先建立了酶标免疫法检测重金属污染引起的海洋生物效应,这是一项早期、灵敏的污染监测技术。由于徐洵院士在海洋环境监测这一重要领域的开创性工作,美国海洋环境研究所特聘她为该所高级科学顾问。

对虾白斑杆状病毒遗传密码

在世界上率先破译对虾白斑杆状病毒(WSBV)遗传密码。1993年以来对虾病害已在中国造成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至今仍无良策。只有了解其主要的病原—白斑杆状病毒的基因结构,揭示病毒感染增殖的机理才能采取有效对策,但在对虾细胞的培养尚未成功的情况下,从病虾组织直接提纯病毒是非常困难的。这项工作在徐洵院士指导下取得了重大突破,实验室在世界上第一个得到完整的杆状病毒全DNA,随之成功地建立了对虾杆状病毒基因检测技术,灵敏度高达102, 可对水环境、底泥、虾苗、亲虾活体和饵料等作病毒的检测,为控制养虾环境,掌握病毒感染途径与指导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在她的亲自带领下,实验室科研人员通过艰苦努力测定了含30万个碱基对的对虾病毒基因组全部序列,在世界上率先破译对虾白斑杆状毒遗传基因密码。这一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基础科学研究新闻”、“2000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被破解的海洋动物病毒的基因结构,为人类认识海洋环境病毒的特性及作用机理提供了首例模型,为控制海洋病毒奠定了基础。美、加等国专家来访后都高度赞赏并要求合作。1998年初外国基因结构专家专程从美来华对该项目进行评议,给予了极高评价,主动介入并由科技部生物工程中心、北方基因中心及美方公司共同出资500万元以完成全部基因分析工作。目前该项工程水平处于国际前列,它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领先地位。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徐洵院士的一系列科技成果,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徐洵院士除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外,还十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着眼于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为国家利益维护和经济建 设服务。在她的积极推动下,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分别与中国大洋协会、福建省科技厅在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共建成立“中国大洋生物基因资源研究开发基地”和“福建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成果目前有的正在推广应用,有的正处于中试阶段,预期前景可观。

徐洵院士作为访问学者曾两度在美国加州大学USCD分子遗传学中心工作,构建了多种海洋生物基因文库,并从海洋低等生物中发现了人的功能蛋白原始基因,这一新发现对分子进化研究有重大意义,为国际所瞩目。当时,美国德州大学的分子生物研究所圣来尼奥所长力邀徐院士主持他的实验室,并许以高薪、全家定居、终身职位等优厚待遇,这比她在国内的工作条件和待遇高了很多,但她不为所动,她首先想到的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而深知自己事业在中国,自己是新中国培育的科研工作者,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个人的一切离不开祖国的培育和扶植,理应按期回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昌盛尽心尽力,为祖国在该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先进之林而拼搏。她毅然告别美国回国,充分表达了知识分子热爱中国□领导下社会主义祖国的赤诚之心和对我国科学事业执著追求的高尚品德。

主编书籍有《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实验指南》和《DNA重组技术》等。[1]

4人才培养

徐洵院士不仅在科研上硕果累累,成绩显著,而且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桃李芬芳满天下。不论是在中国科技大学工作期间还是在海洋科研工作中,她都以高尚的“人梯”精神悉心培养跨世纪人才。她时常鼓励和引导中青年科技人员讲理想,讲奉献,勇挑重担,同时她还创造条件和机会,给他们一个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在她的多次坚决要求下,所里2002年同意她从重点实验室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让年轻科技人员当主任、副主任,给他们压担子,而她则担任名誉主任居后指导。在她的精心培养下,一批年轻的科技人员正茁壮成长,有的已经成为国家“九五”、“十五”攻关课题的主持人,有的已脱颖而出,成为科研领域的业务骨干。

作为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徐洵院士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同时还注重学生的道德品德修养,经常和他们一起谈理想,谈人生价值。

她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对那些有理想,有抱负和知识面宽,业务基础扎实的学生她都积极推荐,选派出国攻读博士或深造,并教育和鼓励他们学成后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贡献。几年来她先后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生20多名,为祖国的科研和海洋事业输送一批高、精、尖的人才。

5各项荣誉

曾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的奖励有:1994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7年和1999年获国家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获人事部一等功表彰;自1998年以来,多次获得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和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