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山东省莱州市搞海参养殖的刘师傅喜上眉梢:“专家给俺带来了技术,没有了后顾之忧,俺就放开手大干一场了!”。近年来随着莱州市渔业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往只能露天养殖的海参,被搬到了“海水工厂”,既缩短了海参的生长周期,又给渔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莱州市积极探索海参工厂化养殖,跳出养殖大棚只能养殖名贵鱼种的思维定式,并通过技术嫁接、资金扶持等措施,大力推广工厂化大棚养殖海参新技术。同时,成立了4家水产养殖合作社,不但增强了渔民的抵御风险能力,还降低了海参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海参的养殖效益。
截至目前,莱州市工厂化海参养殖场已发展到了1000多家,养殖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年产量330多吨。仅朱旺村一家,工厂化海参养殖厂房就有200多处,每个厂房能容纳14至15个水泥养殖池,可引入地下海水,并通过人工控温、增氧、换水,为海参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加快生长速度。“看看我们这么大的规模,可想而知这种新模式是多么的成功了。”刘师傅自豪地说。
近年来,莱州市积极探索海参工厂化养殖,跳出养殖大棚只能养殖名贵鱼种的思维定式,并通过技术嫁接、资金扶持等措施,大力推广工厂化大棚养殖海参新技术。同时,成立了4家水产养殖合作社,不但增强了渔民的抵御风险能力,还降低了海参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海参的养殖效益。
截至目前,莱州市工厂化海参养殖场已发展到了1000多家,养殖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年产量330多吨。仅朱旺村一家,工厂化海参养殖厂房就有200多处,每个厂房能容纳14至15个水泥养殖池,可引入地下海水,并通过人工控温、增氧、换水,为海参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加快生长速度。“看看我们这么大的规模,可想而知这种新模式是多么的成功了。”刘师傅自豪地说。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