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诞生在茫茫大洋上的小报。它以电子版形式诞生,目标读者群只有“大洋一号”船上的70多名大洋科考队员。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大家的海上生活有了不一样的色彩。这份已经出版了39期的《大洋探秘》,陪伴了一批又一批大洋科考队员们度过了无数难忘的大洋时光,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大洋探秘》主编、“大洋一号”船政委陈广喜说,当时策划编辑这份小报时,就把它定位为内容包罗万象、风格轻松活泼。《大洋探秘》没有设置固定的栏目,只要是科考队员编写的就可以,随笔、诗歌、游记……体裁不限,多多益善。这样一来,文章也更加贴近科考工作、贴近海上生活。只要打开这份小小的报纸,“大洋一号”船的大事小情都会跃然纸上,一目了然。
早在2009年“大洋一号”船执行中国大洋第21航次科考任务的时候,陈广喜就萌发了办一份小报丰富文化生活的念头。这个想法得到了当时的首席科学家陶春辉的大力支持。很快,第一期《大洋探秘》顺利面世。恰逢创刊时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到“大洋一号”船慰问科考队员,大家请他为《大洋探秘》题写下了“记下足迹,创造辉煌”的题词,此后的每个航次,出版从未间断。“待到‘大洋一号’船返回青岛时,《大洋探秘》将出版第40期了,我们将把这些年的报纸集成一个合订本,为队员们留个纪念!”陈广喜说。
为了让队员们更加融洽地相处,《大洋探秘》开设了许多“戏说队员”的栏目,以诙谐的笔触把身边的每一位队员都介绍了一遍。喜欢用《咱当兵的人》歌曲做起床铃声的“炊事班”、被称为“赵肚子”的巧手机匠长赵岩忠、钟爱烤馒头的科考队员张霄宇……一个个被“戏说”的队员,伴随着他们的“雅号”和事迹,走进大洋科考队这个温暖的集体,队员也因此更加熟悉起来,使得单调的海上生活不再感到孤独。
在每个航段第一期的《大洋探秘》上,都会在头版设置“首席感言”栏目。在最新一期5月2日出版的《大洋探秘》上,第四航段首席科学家周怀阳这样写到:“不论是烈日当头还是星夜璀璨,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是微风轻漾还是狂风巨浪,我们齐心协力、努力拼搏,享受着探索深海世界的乐趣。”从字里行间,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科考队员们不惧恶劣海况的乐观精神和探索大洋奥秘的执著追求。
作为主编的陈广喜,也从编辑《大洋探秘》的过程中获得了别样体验。“最初每个航段只编辑一期《大洋探秘》,后来大家投稿越来越踊跃,到现在的每个航段出版两期。”陈广喜说,忙碌可以让生活更加充实,在做好日常工作之余,花上几天时间完成小报的编写工作,让他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中国大洋科考第30航次的《大洋探秘》即将在5月底画上句号,科考队员们的大洋生活也即将暂时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