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试锋”绝不让步 让水中兵器都拿到合格证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6:16:32
16年前,一支专门从事水中兵器鉴定试验的部队——海军某试验区研究所,在人民海军的序列中诞生。
16年来,这支部队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从我国第一套现代化声呐装备到第一艘舰用水声对抗装备,几乎所有海军主战舰艇的声呐系统、反潜武器系统和水声对抗系统,都是从这里领取走向深海大洋的合格证。
海上试锋16载,该试验区研究所官兵用献身强军使命的实际行动,为人民海军现代化武器装备列阵大洋开辟航道。
靶场就是战场
南方某海域,某新型潜艇武器系统试验即将展开。
新系统的鉴定,风险很高。试验前,就连工业部门的专家心里都没底:尽管方案在理论上可行,但海上情况瞬息万变,他们建议采取较为保守的做法。
当经过修订的最终方案出台后,大家惊讶不已,研究所在原有方案上又加了“料”,多项试验指标直奔一个目标而去——实战。
“靶场就是战场!”几天后,随着海面上传来的阵阵巨响,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现场顿时沸腾,所有参试人员泪洒征衣——他们再次创造我军潜艇武器试验的新纪录。
把靶场当战场,这样的场面在该试验区一次次上演。当年,某型潜艇进行发射鱼雷攻击多个目标试验时,研究所参试干部横下一条心:未来仗怎么打,新型作战武器就怎么试!在复杂多变的海况下,他们硬是按实战要求试出新武器的边界值。有人惊叹,你们是在拼命。他们却说,我们是在打仗。
这些年,试验区研究所官兵以打仗为标尺,让每一份试验结果都经得起严苛的实战检验,创造了10多项国内潜艇作战系统试验的新纪录。
用好一票否决权
这是一次紧张激烈的试验研讨会。
2006年5月,该试验区研究所组织某型舰载声呐装备报警功能试验时,工业部门一位知名专家拍着胸脯说:我们已多次进行相关试验,技术上绝对可靠,靶场试验一个航次通过即可判定合格。
“不行,必须进行‘大样本’试验,1次不通过就不能放行!”这种试验做法容易出现偶发性失误,工业部门不认同试验方案。一时间,大家展开激烈争论。有人善意提醒:相关厂家和专家给过靶场很多支持,以后还要长期合作,双方各退一步吧。
“今天我们让一步,明天战场上就可能丢掉一条战舰!”在研究所的坚持下,该型设备历经重重考验,最终顺利过关。
水中武器能否最终定型,走向未来战场,该试验区研究所拥有一票否决权。对于手中这宝贵的一票,他们始终坚持用试验数据说话。为了试验鉴定的结果更贴近实战,他们每次试验前都要派人深入作战部队、工业部门和科研院所学习求教,掌握武器的技战术运用和作战流程,调研作战需求。
那年,某型声呐装备转入靶场鉴定验收时,负责验收的年轻工程师孟华发现,设计没有充分考虑不同海域环境的特性。虽然该系统出自权威专家之手,但该研究所最终的试验方法、鉴定结论让对方心服口服。
长期从事水中兵器试验鉴定,让该试验区研究所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他们及时进行系统的总结梳理,编写出10多万字的教材资料,其中涉及多型水中兵器基本理论、操作规范、使用细则、战术技术运用等多个方面,他们全部无条件提供给部队使用……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