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海底森林”与世园会有个“约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0 16:18:58 

记者 王晶
随着琳琅满目的海洋植物展示项目和虚拟海底世界的相继竣工,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青岛世园会”)于4月13日进行了最后一次载人压力测试,即将于4月25日揭开神秘面纱。日前,记者探访了以“让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的世园会海洋植物展区,漫步于“海底森林”。
陆地上呈现“海底森林”
海洋植物展区坐落在青岛世园会园区主体馆植物馆中。走进植物馆,映入眼帘的便是由海星和海藻模型组成的海洋植物展区大门,浓浓的海洋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进入了蓝色的海洋世界。
植物馆是亚洲最大的钢结构植物馆,地上地下高40多米。
青岛世园会执委会秘书长李奉利说:“青岛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和全国海洋科研中心。本届世园会着重突出了海洋特色,规划建设了海洋植物展区,这在世园会历史上是第一次。”
中国远洋科考船“大洋一号”船、“向阳红09”船的科考成果将在这里集中展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入海的本土花卉种子也将在园区繁育展示。游客在欣赏园艺花卉的同时,可以近距离体验蓝色海洋的魅力。
一进馆,墙壁上热带鱼、鲸、海藻图画,就将人们带入了海底世界。经过紧锣密鼓的施工,壮观的“海底森林”现已全部竣工。引人注目的是几个偌大的水缸,有的外形像一个池子,有的则是一段弯弯曲曲的隧道。巨藻缸高达8米,面向观众的是一个梯形,展示面高度为6米;8个长3.8米、高1.9米的小藻缸主要养殖各类小型海洋藻类;管道样式的隧道缸长度达30米,展示着一些海洋生物。据海洋馆项目主管都红圩介绍,海洋馆共设置巨藻缸、小藻缸和隧道缸3种展缸,展示生物包括20余种海藻、30余种鱼类、6种特殊海洋动物以及25种珊瑚和珊瑚礁鱼类。
据了解,在陆地上呈现辽阔的“海底森林”,这在世园会历史上是第一次。海洋植物展区是个陆地大型海藻活体养殖和观赏系统,在封闭循环系统中养殖活体巨藻等海底大型藻类,同时兼具海洋动物和珊瑚等活体生物的展示。
要养活这些珍贵的海底动植物,对于海水的考验是巨大的。据了解,为引入清洁的海水,中国海洋大学的专家在青岛沿海考察了一个月,最终将取水点设在了青岛的小麦岛和仰口两地。
与世园会有个“约会”
“真是什么样的鱼类和海藻都有,实在是太漂亮了!”市民杨女士兴奋地抱着孩子拍照,随即把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向亲友“直播”海洋植物展区的美景。她一直期待着与青岛世园会的这个“约会”,她说:“我家宝宝特别喜欢鱼,一次偶然从电视上看到此次青岛世园设有海洋馆,会展示许多之前没有见过的鱼类,就想着带他来看看。”
海洋植物展负责人宫庆礼介绍所,展区计划将整个“海底森林”呈现给世人,届时游客可近距离观赏到构成“海底森林”的所有海洋植物。除此之外,中国海洋大学还精心挑选出20种既具特色又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的海洋植物进行展出,如海带、裙带菜、紫菜、江蓠以及适合制作凉粉的石花菜等。
此次海洋馆引入了大量藻类,有的藻类高达4米,游客可以和这些藻类近距离接触,如同行走在海底一般。“海底森林”包括展示内容和体验内容两部分,其中展示内容包括“海底森林”“沧海桑田”“潮间生境”“珊瑚世界”和“蛟龙入海”5部分,体验内容包括深海漫步和闻乐起舞两部分。
“看,巨型海藻!”市民刘先生禁不住大声喊起来。记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了300多米长的巨藻。这种生长在美国西海岸的巨藻,长度在300米至400米之间,堪称世园会“海底森林”里的巨无霸。
此外,为了方便游客游览,隧道缸展区设置了自动步道,游人站在传送带上,就可欣赏到海底景观……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