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港口发展各有特点,我们在确立标杆中,不拘泥于一城一港,而是放开眼界,逐项确立标杆。”市港航管理局局长赵理民在接受采访时说。港口是全市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如何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港航部门面前的主要任务。
在解放思想大讨论第二阶段,市港航管理局坚持“放开眼界树标杆、思想深处找差距、边查边改促工作”的思路,科学确立标杆,认真查找差距,确立了“港口发展学青岛,地方航运超烟台,机关建设赶枣庄”等具体学习标杆。学青岛,主要是学青岛港口的市场开放、港口的经营与管理、港口先进文化建设,力争2010年实现港口通过能力和吞吐量同时过两亿吨;超烟台,就是实施加快航运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力争两年新增运力16万吨,总量达到30万载重吨,超过烟台(目前24万吨),跃居全省第二;赶枣庄,就是认真实施交通“四化管理”,力争两年在精细化管理上赶上枣庄航运局。
赵理民表示,针对找出的港口综合竞争力低,结构不合理;运营水平差,资产收益率低;市场开放水平低,多元化投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地方航运发展滞后;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审批时限长等差距,港航局贯彻立说立行、边查边改的要求,在工作中进行了认真整改。一是加强与交通部和规划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使《日照港总体规划》通过了交通部和省政府的联合审查;二是认真组织奥运安保工作,保证了奥运期间港航业安全稳定。三是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力争引进内外资项目7个、注册资本8000万元。四是将审批项目由原来的12项合并为8项,压缩了33.3%,进一步缩短了审批时限,全面提高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