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亟须加强极地科普教育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0 16:28:45 

记者 周超 孙安然
南北极与我们息息相关。“向海而兴、背海而衰”,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转身向海已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这其中,极地当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作为极地科考大国,我国目前已进行了30次南极科考、5次北极科考活动。2013年我国更是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
欲建设极地科考“强国”,先须有极地“强民”。极地教育的推广与普及,是我们实现“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因此,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普及极地知识,或开展极地实践活动,都应是我们开展极地教育的题中之义。
但相较于渐入正轨的极地科考活动,我国在开展极地教育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普及极地知识,还是开展极地实践活动,相关政策都有待完善,极地教育机制尚未形成。
据了解,目前我国对公众的极地教育呈现零星化、碎片化的状态。为数不多的海洋馆、极地馆、极地博物馆,不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参观,有些具有海洋特色的中小学开设专门的海洋、极地通识课,或是邀请专家开展极地科普讲座,甚至是派遣学生进行极地探险活动。
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已建立10家极地科普基地,基地开设有展区,展示我国历次极地考察的科学成果;基地还通过设立讲堂,邀请科考队员、专家进行演讲等形式,吸引众多市民的参与。同时,这些基地还定期组织所在地区的学生免费参观。此外,极地考察办公室还在全国定期开展极地科普讲座,普及最新的极地知识。
但从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学生对极地的认识大多只限于自然、地理课本中有限的内容。至于大学,除了涉海的专业性课程外,极地教育方面也付之阙如,很少有像汕头大学一样开设专门的极地通识课的学校。
其实,缺少海洋、极地意识是我国学校中极地教育难以有效开展的“掣肘”之处。有鉴于此,开展极地教育,除了加大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知识普及力度外,更需要做的是夯实“上层建筑”……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40219/37686.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