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全力打造海西“黄金海洋牧场”

来源:海洋网   发布时间:2014-02-12 09:22:41 

2月10日,在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受翁玉耀市长的委托,副市长傅冬阳向大会报告关于加快海洋牧场建设工作。
 会上,傅冬阳介绍了建设海洋牧场战略意义及发展目标。
 优势条件。南日群岛由111个岛礁组成,可利用开发的海域空间广阔,海域水深潮畅,水质清新,气候南北方兼备,适宜多种名贵海珍品生态养殖,是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理想区域之一。鲍鱼、海参、海带、紫菜、龙须菜、石斑鱼、青蟹、对虾等名优水产品养殖已形成规模。同时,受季风和地形影响,南日群岛风力资源丰富,具备规模开发海上风能的潜力。
 战略意义。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决定,加快推进南日岛海洋牧场建设,着力构建“风行海西、鲍打天下”的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全力推动省级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和《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创新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海洋经济产业体系,促进区域海洋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有利于完善海洋经济布局,提升海洋经济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有利于集约利用海陆资源,保护滨海生态环境,推动区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目标。按照“一年全面启动,三年拉开框架,五年实现跨越”的发展目标要求:2014年,完成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和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海洋牧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南日岛及埭头半岛沿海公路、码头基础设施等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到2016年,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建设面积达300平方公里,试验区“一区多园”的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现代海洋经济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海洋经济总产值达300亿元;到2018年,建成1000平方公里现代海洋牧场,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1000亿元。
 目前,海洋牧场建设的进展情况如下:
 加快编制规划。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地编制《南日岛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南日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南日十八列岛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目前已形成初稿。同时,积极推动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已完成《莆田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南日岛总体规划》、《南日岛旅游发展规划》和《南日岛绿化提升工程总体规划》等规划。
 构建融资平台。创立了“海洋渔业授信专项风险补偿基金”,筹资1000万元,银行按照30倍于基金的规模即3亿元安排专项授信定向支持海洋渔业;同时积极筹备设立“海洋牧场成长基金”,专项支持南日岛海洋牧场建设;组织7个南日海洋现代渔业项目申报2015-2017财年利用世行贷款规划备选项目,申请世行贷款总额达5亿元。
 推进项目建设。石城疏港公路二期、南日岛贯岛路拓宽、石南3000吨级客运码头扩建以及浮叶一级渔港项目启动建设,南日人工鱼礁工程已完成二期建设。南日海上风电场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样机试桩开始施工。后海现代渔业产业园完成规划,南日岛现代渔业示范产业园、埭头现代渔业加工贸易区等配套产业园区正在规划推进中。海帝食品等3家加工企业扩建厂房及生产设备增投1.2亿元,汇龙海产公司等4家企业获得渔业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远洋渔业取得突破,我市首家远洋渔业公司注册成立,正在申报远洋捕捞船队10艘。南日岛滨海星级精品酒店和休闲旅游度假区、游艇码头、全国垂钓基地等滨海旅游项目己启动前期工作,无居民海岛封岛栽培与种质保护、网箱立体高效养殖等深水生态健康养殖项目正在对接。
 据介绍,我市加快海洋牧场建设的主要措施如下:
 加强组织协调推进。设立莆田市南日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加大统筹协调组织海洋牧场开发建设力度。加快整合组建南日集团公司,推进海洋牧场开发经营的集约化、产业化。加强相关规划的实施管理,研究制定落实重点任务的具体推进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加快推进规划的全面实施。根据海洋牧场建设要求,统筹交通、电力、水利、信息网络、防灾减灾等海陆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重点产业建设。以南日岛海洋牧场建设为核心,着力发展五大产业。全力推动海洋牧场养殖业,推动海洋养殖生态化、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着力建设海上风电新兴产业,重点建设投资140亿元装机容量规模达120万千瓦的南日岛海上风电场,打造全国首创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立体化开发、资源节约型的海上风电基地。培育壮大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积极推动水产品加工向精深化、品牌化、规模化、功能化发展,积极推进现代远洋渔业,积极扶持“木改钢、小改大”渔船改造工程,大力培育海洋远洋渔业船队,推进海洋捕捞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滨海文化旅游业,发展海岛观光休闲度假、海上运动体验、邮轮游艇、休闲渔业、商务会展旅游。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按照海洋牧场规划和产业布局,发挥资源优势,围绕产业链纵向补缺和横向扩展,加快引进和生成一批大项目,加强与央企、外企、民企的“三维”对接。要在海岛开发利用模式、园区共建体制机制、利益分享机制等方面加快创新和先行先试。加强项目建设的协调和服务。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层面在试点示范、资金财税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构建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海洋牧场经营体系;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实施以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为重点的海洋经济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战略。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优化海洋资源管理和集约利用,强化海域海岛分类分区管理;加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规划建设国家级种质保护区和渔业生态保护区……查看全文: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173621.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