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的帮助下,越南组建的第一支海军潜艇部队开始成军,越南也正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海军强国。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2月1日报道,位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海军部造船厂透露,为越南建造的6艘“基洛”级柴电潜艇中的第二艘“胡志明”号1月31日启程前往越南。“胡志明”号被装载在一艘租赁来的荷兰大型驳船上离开了船厂,预计经过一个半月的航行后,将在3月抵达越南海军潜艇基地金兰湾。而在1月15日,俄罗斯为越南建造的第一艘“基洛”级柴电潜艇“河内”号,在金兰湾举行了服役成军仪式。越南获得的“基洛”级潜艇上配备了可用来攻击舰船和岸上目标的“俱乐部”导弹,具有强大的对海作战能力,可以在整个南海内执行广泛的作战任务。
越南开始考虑组建海军潜艇部队,应该是始于其国内经济改革获得成功之后,在其从南海开采油气资源获得巨额经济利益,又适逢南海争端大发酵之时。据称,越南和俄罗斯在2009年签订了总额达21亿美元、建造6艘“基洛”级柴电潜艇的合同,这笔钱主要来自越南在南海开采和出售石油所获的资金。根据采购计划,越南订购的第一批“河内”号和“胡志明”号,在今年初交付后既开始服役;第三艘潜艇“海防”号将在今年11月交付越南,预计在年底前正式服役;第四艘潜艇预计在今年3月下水,第五艘潜艇计划在今年年末完成主要建造工作,而第六艘潜艇将在今年7月开工建造。整个采购计划已全部进入实施阶段,预计最后一艘潜艇将在2016年交付越南海军服役。
实际上,在东南亚地区,越南并非唯一一个大肆采购潜艇的国家。目前东南亚多个国家都在试图购进新的柴电潜艇,以保护他们在东南亚海域专属经济区的利益,当然一些国家也是为着南海纷争而做准备。其中,马来西亚2010年从法国DCNS公司购入了第二艘“鲉鱼”级潜艇,印尼在2011年从韩国大宇集团订购了三艘209S型潜艇,在现有6艘206A型的基础上泰国表示仍在考虑购进新的潜艇训练系统并有新的3艘潜艇采购计划,菲律宾也表达了增购三艘潜艇的愿望。而在这方面一直领先的新加坡,除了拥有瑞典的“射手”级和“挑战者”级潜艇外,已决定新购两艘新的218SG型潜艇。据称,缅甸已经在巴基斯坦开展艇员训练,这一举动暗示缅甸也将准备组建自己的潜艇部队。
就目前的趋势来看,在未来5~10年,东南亚水域和中国南海,各国拥有的常规潜艇的部署数量将明显上升,这使得南海更加拥挤。就目前的趋势来看,东南亚各国间的“潜艇竞赛”呈愈演愈烈之势。尽管各国现有海上力量的规模不大且预算有限,但由于地区海洋权益争夺日趋激烈,很多国家形成了“装备几艘潜艇就能成倍提升战斗力”的思想。随着某些国家抢先装备先进潜艇,其他近邻国家突然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应对能力,于是也只好加紧采购同类装备,并且还可能大力装备反制武器。由此可见,这场风头渐盛的军备竞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东南亚国家间的内部竞争,与近年来各国日益重视自身的海洋权益息息相关。
不过,在这些国家之中,越南的行为最为耀眼,其一次性采购数量如此多的潜艇,是该地区国家中最为冒进的。俄罗斯媒体为此评论说,在俄罗斯的帮助支援下,越南的第一支潜艇部队不但顺利成军,越南同时也成为东南亚海军大国。随着“基洛”级潜艇陆续交艇服役,在南海主权冲突的背景下,越南海军战力将因此得到大幅提升。但即便如此,越南不能指望在一场常规的海战中击败其他主要强国,但越南可以对一个潜在敌手形成威胁,如果这个敌手攻击越南,它将承担严重后果。由此来看,小而精的越南海军潜艇部队,假以时日,将是南海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查看全文:http://www.hellosea.net/show.php?xuh=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