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考察队四大成绩续写新传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0 16:31:24 

记者赵宁
北京时间1月26日晚,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顺利抵达中国南极长城站附近海域。至此,“雪龙”船环南极大陆航行已过半。
考察队领队刘顺林在长城站卸货动员大会上指出,继南极中山站卸货之后,考察队连创辉煌,已取得四大显著成绩。
成绩一 成功救援俄籍客船后实现自我脱困
考察队充分发扬南极精神和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在成功救援俄罗斯籍客船后实现自我脱困,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海洋局的高度评价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在营救期间,“雪鹰12”直升机组冒着在冰面降落的巨大风险,共完成9个架次飞行,成功营救被困俄罗斯客船上的52名乘客。其间,多名考察队员深入海冰一线,开展探冰、人员疏散、协助救援等工作。
随后,全体考察队员共同努力,按照沉着应对、群策群力、科学施策的指示精神,使“雪龙”船成功脱困。
成绩二 维多利亚地新站建设书写科考传奇
维多利亚地新站是我国在南极即将建设的又一个考察站。本次考察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维多利亚地开展新站的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雪龙”船之前忙于救援和脱困,推迟了后续科考计划的实施进度。为了不影响新站建设计划,考察队在多次细化现场实施方案、做好充分前期准备的前提下,把原定8天的地质勘察任务时间调整为4天。
由于时间短、任务重,10名考察队员不分昼夜,团结协作,战风斗雪,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仅用86个小时就圆满完成地勘任务,书写了一段科考传奇。
成绩三 以最快速度赶到长城站
离开维多利亚地后,“雪龙”船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通过设计最快路径航线、24小时轮班作业等方式压缩时间,最终只用11天时间就赶到长城站周边海域,比原定14天的航程缩短了3天。
其间,“雪龙”船先后遇到3个强气旋。由于风浪很大,“雪龙”船摆动幅度多次超过15度。海上能见度也较差,加之船舶航行在浮冰带边缘,冰山较多,为此船员加强值班,保持高度警惕,确保航行安全。在航行期间,全体队员充分发扬南极精神,忍受巨大浪涌带来的不适,坚守岗位,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赢得了宝贵时间。
成绩四 内陆队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目前,考察队内陆泰山队已完成泰山站主体建筑外墙板安装工程,正在开展内部装修工作;内陆格罗夫山队先后进行了陨石收集、地址调查、哈丁山特别保护区评价等工作。
此外,长城站和中山站的站务工作、度夏科考、后勤保障、外事交流等也在紧张有序地开展。
“在前一阶段工作中,全体考察队员精诚团结,奋力拼搏,为本次南极考察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为即将开展的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40128/37348.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