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四个转变服务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

来源:东南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6:31:49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四个转变”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方向,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当前,我省正在着力推动“四个转变”,不断提升服务海洋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建设海洋强省。

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福建拥有13.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3752公里的海岸线,2214个海岛,125个港湾,近海生物种类3000多种。这些资源很丰富,但其中大多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如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让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成为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在《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中,福建提出构建“一带双核六湾多岛”开发新格局,就是基于充分利用海峡、海湾、海岛等资源优势,优化空间布局,促进海洋产业向资源优势区域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严格用海规划,依据海洋功能区划,积极推进集中节约用海,指导有关市、县政府编制和实施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全省在建区域用海规划达到11个,有力提高海域资源利用率;全面推进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支持市县建立海域资源交易平台,拓展海域二级市场;积极推动成立“中国海洋产权交易中心”,让海域资源配置效益充分发挥;有序推进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编制完成一批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和全省海域海岛地名普查,明确532个可开发海岛的用途功能,为科学有序开发海岛做好基础工作。此外,严格执行伏季休渔制度,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积极鼓励远洋捕捞,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药产业,提高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率。

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在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时,福建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邮轮游艇、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同时,继续抓好海洋环保立法和规划工作,组织制定了《福建省海洋污染溯源追究办法》、《福建省滨海沙滩资源保护规划》、《福建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和《福建省沿海重点生态保护名录》,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厦门、晋江和东山等3个市县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强海洋环境整治,一批海洋环境整治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泉州湾等8个海洋环保重点项目成效显著。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全省共投资1683万元,增殖放流鱼虾贝苗种5.3亿尾(粒),同时,推进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秀屿南日岛、诏安城洲岛和霞浦福宁湾等4个人工鱼礁工程顺利竣工。

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福建坚持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依托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一批涉海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海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海洋科技贡献率达59%。2013年,福建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立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和集美大学船舶助导航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成立“6·18”虚拟研究院海洋分院,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开放性平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中小海洋企业采取联合出资方式委托科研院校进行研究开发,鼓励科研院校和科技人员采取技术转让、成果入股等形式,加速科技成果开发转化。实施海洋人才战略,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优秀人才。创建海西海洋博士创业协会,鼓励海洋人才参与创新创业。并与厦门大学共建成立“海洋事务东南基地”,共同培养海洋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提升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一水之隔,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海洋执法队伍崇高的历史使命。去年,福建参与特定海域海洋维权巡航执法行动8次,航程达14036海里,维护了海疆安宁。积极开展“海盾”、“碧海”、“护岛”等行政执法,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海域、违法倾废和违法采砂行为。定期开展岸线巡查,将海洋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组织开展清理整治违规渔具专项行动,全省共清理取缔各类违规网具1780张,网片7600米,电鱼设备26台(套),坚决遏制竭泽而渔现象。积极开展水产养殖执法行动,立案查处各类水产养殖违法违规案件26起,有效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加快维权执法海监船建造进度……
查看全文:http://news.sina.com.cn/c/2014-01-25/082029341688.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