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习俗在中国应该大同小异,但仔细考证,细细品味,各个地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说来也很有意思。舟山因地处海岛,受内陆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过年习俗显得尤为讲究,禁忌似乎也特别的多。
一、祭灶、谢年和“送年羹饭”
临近春节,古时,在舟山有这么一句话:“廿三廿四祭祭灶,廿五廿六掸掸尘,廿七廿八走干净。”前面两句应该好理解,最后一句可能许多人听后觉得莫名其妙,实际上在六横还有一种说法:“廿七廿八不走不是人。”因为过去大户人家都长年雇有长工,快到春节的时候,祭完灶,掸完尘,到了农历廿七廿八长工们也终于可以离开东家了,回到自己的家过年,如果再不走就不通人性了哦。
祭灶就是送灶神上天,据说灶神每年在这个时候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再说灶神一日三餐,烟熏火炙,非常辛苦,进行祭拜也是应该的。过去海岛居民用的都是土灶,也没有现成的“祭灶果”买,所以许多人家都是用一盆水果和一盆糕点进行祭灶,客气点的人家再放一盆瓜子或花生。记得我小时候,每年祭灶的时候,母亲都会买些印花糕和橘子,祭灶开始前就叮嘱我们,要把土灶上的“汤锅水”舀满,不要盖盖子,也不要再喝“汤锅水”了;祭灶开始后,人不要离开“灶梗间”,说是灶神也需要人来陪伴,同时也可驱赶猫之类的动物跳上灶台……还有一种说法是:“廿三祭灶真祭灶。”但话只有这半句,究竟廿四祭灶是不是假祭灶却没有说明,不过我想,十二月廿三确实有事耽搁了,廿四再进行祭灶应该也未尝不可,灶神也不会责怪的吧。
祭完灶就可以谢年了,谢年是海岛民间最隆重的庆典之一,是老百姓谢天地神明保佑一年来的收获和成果,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时间一般从农历十二月廿五开始到廿九、三十止。谢年用的物品一般早在十二月初就陆续进行采购了,谢年的时辰一般都选择在涨潮时开始,打开家里的正大门迎神,堂屋里并排放两张八仙桌,在六横有横供菩萨,直供祖宗的说法;桌子最里面摆放一副蜡烛台,桌上供着猪头一只,鹅(要带内脏)一只、鱼(要带鳞)两条、鸭蛋六只、豆腐一块、年糕廿四条,猪头、鹅头都要朝外拜菩萨(鱼头朝内),称为7牲福礼,以上供品都以朱红漆木制“五牲盘”盛之。在猪头、鹅、猪肉上要放一根带根带须的大蒜,再在上面插一把小刀。中间供五色干果:黑枣、桂圆、荔枝、花生、红枣;五色蔬菜:黑木耳、金针菇、香干、油豆腐、粉丝(六横人叫干面);五色糕饼水果:橘子、香蕉、苹果、糕饼等。外面摆十二只酒杯,逢闰月的摆13只酒杯,中间放6只茶杯,杯内放少许茶叶,不冲水,据说茶叶是贡品,让菩萨带回去品尝。等涨潮时辰一到,先放三发炮仗,点蜡烛、上香、请菩萨;其间要敬三次老酒,在供桌上有酒不用筷,也不用凳子;在酒过三巡后,燃香快燃烧完时,则可送神,又放三发炮仗,送太平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在送经时预先用稻草搭起来一个小棚,把经搁在上面点燃,不要落地,同时把香烛都请到外面插好。谢年礼仪结束时,把每种供品割一点抛到屋上面,说是请屋上将军。
如果谢年是在凌晨祭拜的,“送年羹饭”一般就在中午或晚上进行,当然也可以在接下来的几天做,但谢年是祭拜菩萨,“送年羹饭”是做给自己祖宗享用的,所以先后次序绝对不能颠倒。做“送年羹饭”与做其他羹饭一样,是要烧好各式各样菜肴的,在六横还有个很独特的习俗,在“做羹饭”的同时还要祭拜“老三大人”(也称“老三太太”)。“做羹饭”的地点一般放在堂屋里,而祭拜“老三大人”则是在屋门口,斜放一张桌子,摆几碗小菜;桌子顶端点上三炷清香,燃上两根蜡烛,旁边摆上酒杯、放上碗筷,酒杯里倒七分满的老酒,碗里盛满饭,倒完酒后酒壶就放在桌边,再盛一盆饭与酒壶放在一起,意思是酒杯里的酒喝完后,请“老三大人”自己倒,喝完酒就吃饭,没吃饱的话就自己添。现在经过演变,没这么复杂了,许多人家干脆用一种小碗代替酒杯,在碗上直接倒上酒,再盛一盆饭放在旁边;意思是“老三大人”喝完酒后,麻烦请自己盛饭。有意思的是,上庄的居民在祭拜时一般摆放六双碗筷,而下庄的居民则摆放七双碗筷。
二、关门炮与开门炮
在六横,除夕夜放关门炮与正月初一放开门炮,不但有讲究,而且很有说法。
除夕之夜,家家团圆,像别的地方一样,在这个时候都会燃放些烟花爆竹,以示平安吉祥。但在六横,这时候放鞭炮叫“关门炮”,一般是吃完年夜饭,一家中的男性主人,领着小孩,来到庭院里;小孩捂着耳朵远远躲着,大人则先燃放几串小鞭炮,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炮仗”,就是平常北方人说的“二踢脚”;大“炮仗”只放三发,第一发意谓感谢天地神灵在过去一年给予的庇佑,第二发意谓感谢五谷神灵带来的温饱,第三发意谓解除一年来的疫疠灾晦。三发炮仗都要求响亮,“噼啪”炸开声最好要有节奏,在空中非常清脆,这样被视为最最吉祥;反之如果出现“哑炮”,则要马上补放一个。
放完“关门炮”,就要将家里的大门关上,没特殊情况,这扇门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能打开,意谓“藏财”。如果放完“关门炮”后已将大门关上,又轻易再开启,则表示不吉,说是容易将财气放跑,让晦气进来。关上门,一家人坐在“火柜”上,大人就会给每个人分发“压岁钱”,要他们小心藏好,别忘了等会睡觉的时候压在枕头下。接下来女主人就会招呼大家一起来包“汤圆”或搓“圆子”,准备明天早上吃。在春节的时候,六横人每家每户都会准备“猪油汤团”,客人来了,请客吃饭,煮上一碗,那也是非常烘托气氛的。其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拜岁拜嘴巴,坐落香烟、花生、瓜子、茶,吃只猪油汤团烫嘴巴”。
说起吃的,实际上在六横吃“年夜饭”并没有吃饺子一说,也没有特别的讲究,只是菜比平常的日子丰盛,吃“炒年糕”的则比较多。在部队二十多年,我也问过许多南方的战友,很少有人说“年夜饭”吃饺子的。北方的战友则有此习俗,特别是山东的,有不吃饺子不叫过年的说法。不过现在经过央视等媒体的宣传,过年吃饺子也渐渐被海岛人所接受。这当然是题外话了……
包好“汤圆”,大家分头睡觉,睡之前肯定没忘记把“压岁钱”压在枕头下面。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放“开门炮”,全岛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放“开门炮”并非越早越好,放之前要先将大门打开,一般放三发或五发,放三发的意思为“三星高照”,放五发的意思为“五福临门”;放之前也会先放一小串小鞭炮,意谓“引门”,让神灵先熟悉家门,再放大“炮仗”;燃放的大“炮仗”与放“关门炮”的“炮仗”一样,以两声为最好,一般为通红色或黄色描红龙的,燃放的时候要边放边口中念念有词:“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福亦到。”“炮仗”炸开在海岛的黎明,灿烂的火花与刚露白的海天相互辉映,美丽无比。燃放后,纸花纷纷飘落下来,铺满庭院,灿如云锦,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生意人会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读书人会考试高中,撑船人会顺风顺水,当官人会步步高升,等等。燃放完“开门炮”,就可以叫家人起床,煮汤圆了。
燃放“开门炮”也一般由男性主人负责,但比较忌讳的是,放的时间太早,放完后,一看天刚蒙蒙亮,就又将门关上,回被窝睡“回笼觉”去了。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被认为在新年里不会有什么作为,也是极不吉利的。所以,一般人家放完“开门炮”就不睡觉了,也不会再关大门。
当然,现在的年轻人没这么多讲究,大家只图高兴,什么时候放都有,用焰火、挂炮等新品种的也多起来了。而且现在在城里许多地方开始禁放烟花爆竹,但还是有许多六横原居民会按规矩进行燃放,毕竟这是当地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三、让器物休息的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放完“开门炮”后,家里人就开始起床,新年第一天,大家都起得比平时早,而且要穿新衣、戴新帽、穿新鞋,总之要焕然一新,以示辞旧迎新,新年新气象、新年新面貌。特别是穿了从未沾上土的新鞋,在新的一年里就可以脚轻手健、身体健康等等。
早饭一般吃汤圆或者吃一种没有馅的圆子,俗称“汤果”,寓意团圆吉祥。因为在六横信奉佛教的较多,所以许多人家在这一天全家都要吃素,吃过早饭,全家人都一起到寺庙拜菩萨,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顺利。到寺庙的时候还有一种习俗是“数罗汉”,我们都知道寺庙大殿两旁有十八尊罗汉,你如果是左脚先跨进去的,就从左边开始数,按自己年龄循环数下去,一直数到你的年龄数为止,停下来的那尊罗汉就是你的新年吉祥象征,你就会像那尊罗汉的名字和造型一样,拥有幸福。
在这天,还有一种习俗是让家里的日用器物都“休息”,在六横的许多人看来,这些器物也是有生命和灵气的,辛辛苦苦了一年,当然也需要休息,所以除了必须要用的毛巾、脸盆、饭锅、饭碗等器物外,其他许多东西都不使用。不扫地、不杀牲、不动刀剪、不搬重物、不洗筷碗、不洗衣服等等。也有人家在这天不倒垃圾,也不往外泼水,洗脸、刷牙后的水都用桶装起来,等到初一过了后再倒掉,如果轻易倒掉,就意味着将财物倒掉了,不吉利。正月初一这天是绝对不能倒马桶的,过去许多人家在夜里都备有“夜桶”,但也不会去倒掉,只是将“夜桶”拎到“茅房”,到第二天再倒掉。
过新年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开心的事情,因为在这天,小孩子即使做错了事情,大人们也不会打骂他们,实在不像话了,最多也是用眼睛瞪一下,让他知道自己错了就行了。出门的时候,邻里之间相互见面都不讲不吉利的话,也不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进行争吵。在旧时,这天也是不花钱的,一般都是将钱包藏在贴身的口袋,不能掉了等等。
新年第一天一般是不走亲戚的,所以可以让家庭主妇也得到休息,中饭和晚饭由家里的其他成员来完成。在以前,不但主妇可以休息,而且连长工也可以休息。年前,一些大户人家雇佣的有家庭的长工都放假回去了,东家都是吃他们预先准备好的东西,当然还没有成家的小丫环和小伙计除外,所以就有长工这样说:“初一拜拜菩萨岁,初二拜拜娘舅岁,初三上工也不迟,隔壁阿兄要到初四去。”乍一听,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实际上这几句话真实地反映了旧社会长工的状况。因为长工一般都是在农历十二月廿七八就回去了,所以过了年后,到正月初三来“上工”时,东家就责怪他来得太晚。长工当面不敢顶撞,但私下里就与人叹苦经,于是就有了上面的顺口溜……
因为旧时六横多山路,出门时磕磕碰碰的在所难免,如果在正月初一这天外出,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跌了一跤,即使再疼都不能哭,要马上站起来,并忙不迭地说:“喔唷,元宝一跌啦。 ”用这种吉利话来弥补跌了一跤的损失。初一的晚饭一般吃得比较早,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了,糯米饭、大米饭、汤圆等均可,吃过晚饭后,刚进入黄昏就睡觉了,不点灯火,说是灯火将招来蚊蝇,如果在这晚点了灯火今岁蚊蝇就会特别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