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科考:从“找矿”到“勘探”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0 16:40:15 

记者 康明乐
12月2日,海南三亚凤凰岛码头晴空万里,碧波荡漾。我国大洋科考第30航次正式鸣笛起航,前往西南印度洋进行大洋探索之旅。大洋第30航次是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合同后的开篇航次,也是从“找矿”到“勘探”过渡的第一个航次。出发前,本报记者就该航次的总任务、总目标以及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等问题,专访了本航次总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陶春辉。
记者:本航次的总目标是什么?主要任务有哪些?
陶春辉:本航次总目标是履行《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对西南印度洋合同区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进行勘探,兼顾环境、生物多样性、生物基因资源和非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等调查。主要任务有五大方面。一是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即以资源评价为中心,对西南印度洋合同区内调查程度低的区块开展多金属硫化物初步调查,对重点区块开展加密调查。二是环境基线调查,将以西南印度洋合同区为重点,开展环境基线调查研究,了解西南印度洋合同区及周边海域物理、化学、沉积和生物基线的基本特征及其时空变化。三是生物基因调查,围绕西南印度洋合同区内热液区,开展不同生境中微生物多样性调查,分析微生物在成矿、共生及元素循环中的作用。四是非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将开展印度洋海盆和西南印度洋合同区非多金属硫化物资源侦察性调查,为将来开展非多金属硫化物生物资源调查打下基础。五是在基础科学方面,针对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热液硫化物成矿的地质背景、特征和机制及热液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为我国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勘探和区域放弃工作提供必要基础和重要支撑。通过一系列培养实验来阐明海洋新发现的固碳与储碳机制,揭示环境变化对微型生物碳汞的影响,为海洋碳汇及气候变化若干现实难题的研究做出科学贡献。
记者:与其他航次相比,本航次的特点是什么,将面临什么困难和挑战?
陶春辉:2011年底,第17届国际海底管理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关于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的申请,并与我国签订了多金属硫化物的勘探合同。本航次是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合同后的第一个航次,也是从“找矿”到“勘探”过渡的第一个航次。本航次兼顾海底表面的精细调查和浅部硫化物勘探并重的特点。以往用电法遥测海底表面浅部硫化物分布,此次要采用中深钻钻取海底表面的硫化物,对其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根据《多金属硫化物勘探规章》规定,从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签订之日起到第8年结束时,承包者应当放弃至少50%原获分配区域。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摸清合同区硫化物资源分布情况,并对这些资源分布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要知道硫化物的分布,就要对“点”和“面”上的情况都有所了解,即首先要对整个合同区区域地质构造、硫化物的分布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对每个硫化物矿点的资源量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解。
应对这个挑战,需要依靠高精尖技术。本航次我们将使用和试用我国多年来自主研发的大洋高新技术设备,包括试用自主研发的中深孔岩心取样钻机开展底质取样,使用自主研发的拖曳式资源综合探测系统开展资源调查,使用具有自主产权的无人缆控潜水器开展高精度海底观测与取样。
记者:参加此次大洋科考的队员主要来自哪些单位,有国外科学家参加吗?
陶春辉:本航次共有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254人,主要来自科研院所和高校,他们将分为地球物理组、声学探测组、地质组、水文组、化学组、生物组、取样组、热液异常探测组等专业组进行作业。
航次期间,我们将履行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勘探合同训练计划……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31205/66831.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