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张照片的好坏,或者说一张照片是否耐看,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用光。对于摄影来说,光线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改变摄影的布光情况,可以把被摄物体变得“面目全非”。
当我们了解了基本的用光原理后,我们就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控制拍摄时的光线条件,使照片达到我们最满意的效果。
摄影中光线的意义
光线对于摄影来说就是使拍摄者看到主体,促成相机的对焦功能,并能使相机的感光元件感光。一般来讲,光线越充足越好。因为光线越充足就越易聚集焦点,光线 越充足就可以用小光圈,而景深就可以加大,快门速度也可以增大,可以减少相机的抖动;使用低感光度,可以减小照片的颗粒感,提高照片的成像质量,成就更清 晰的照片。
用光刻画质感
除此之外,光线还是视觉传达的媒介,表现和传达被摄主体的形状大小、纹理、颜色等等。光线可以让一张平面的照片具有立体感,人眼观看景物时,看到的是立体 的,人们通过眼睛的转动,通过头部的转动,辨别物体的深度和广度,辨别物体的相对位置。我们如果用好光线,就可以通过各种因素,以一张照片的形式完整的记 录拍摄的瞬间。
用光线指引视线
光线的另一个作用是成就画面的亮点,为人的视觉观察提供焦点。比如拍摄一个景物时,可以用光线突出主体的喜怒哀乐,可以用光线突出景物的美好。我们可以用光线宣扬某些东西,也可以用光线抑制某些东西。
天气的影响
在外拍或者说自然光条件下拍摄时,天气是光线条件的直接决定因素。天不遂人愿,不良天气下如何拍摄?首先要对不良天气的光线条件有所了解。
阴天的光线特征
阴云密布的天空,光线暗淡,景物反差低,细节描绘能力不强等,都是阴天低反差光线的弱点。但有时候阴天尤其是半阴天,却是绝佳的拍摄的绝佳机会。此时云层起到了柔光箱的作用,为人物、景物提供了均匀的照明,而景物的色彩表现却相当柔和而深沉。
遇到太过阴沉的天气,也可以使用外拍灯和反光板等设备,轻易调和出适度的反差效果。
降水天气
降水的天气通常会被认为是“坏天气”,不利于拍摄。光线被雨云层或雾气阻隔,成为漫射光,空气的透明度也会降低,在拍摄照片时就像隔着一块毛玻璃拍摄,锐度大幅度降低。但这样的天气被表现为烟雨蒙蒙,更利于虚实结合的意境表现。
变被动为主动——利用光线
利用光线的颜色
光线不仅存在上面说的强度,还具备颜色特质。太阳光通过折射、漫反射、环境介质的改变,表现出的颜色也有所不同,在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光线照耀下,相机记 录下的颜色就会有所不同。在摄影家的眼里,同样的景致、同样的器材、同样的时间都不能复制出同样的照片。光线从早到晚的颜色是慢慢变化的,非自然光源比如 蜡烛、白炽灯、日光灯等各种各样的光源,也都有着不同的颜色,在拍摄时就可充分利用这些色光来营造出绚丽的画面。
除了充分利用光线条件之外,作为影人还要学会等待。拍摄过程中光线都是转瞬即逝的,经验的积累可以减少等待的时间。先进行取景构图,调整参数,可以试拍查看效果,做好十足的准备再拍摄,不要进行盲拍,浪费掉极好的光线条件。
总结:记住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它引领着摄影人的创作道路,而摄影............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