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法国科学城举办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时钟回顾展览,一座用带电鱼放出的电来驱动的时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这种放电鱼放电十分有规律,电流的方向一分钟变换一次,被人们称为“天然报时钟”。电鱼放电主要用以自卫和猎取食物,这也是电鱼的“绝招”。海洋里至少有500种能放电的鱼,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电鳗、电鳐、电鲶等。
电鱼中“电力”最强的要数电鳗,它放的电电压可达300伏~500伏,足以把附近的鱼电死。如果把1万条电鳗释放的电能聚集在一起,足够使1列电力机车运行好几分钟。电鳗外形像蛇,体长2米左右,多生活于南美和中美等地。电鳗常常一动不动地躺在水底,通过“电感”感受周围环境的变化,一旦发现猎物,就放电将其击毙或击昏,然后饱餐一顿。
电鳗放完体内蓄存的电能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聚,才能继续放电。因此,巴西人捕电鳗时,总是先把家畜赶到河里,引诱电鳗放电,或者用拖网拖,让电鳗在网上放电,之后再捕杀暂时无法放电的电鳗。
电鳐是一种软骨鱼类,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近海,我国的东海和南海也有分布。它常将身体半埋于泥沙中,或在海底匍匐前进。
科学家研究发现,生活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热带及亚热带近岸海域中的体型较大的巨鳐,可以产生60伏的电压,50安的电脉冲以及3000瓦功率的电击,足以击毙一条几十斤重的大鱼。
电鲶也是一种能发电的鱼,在非洲的尼罗河有大量分布。电鲶有成对的发电器,位于背部皮下,它的发电电压高达350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电鱼都能发出很强的电,海洋中还有很多能发出较弱电流的鱼。它们的发电器官很小,电压最高也只有几伏,不能击死或击昏其他动物,但它们的放电功能就像水中雷达一样……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31127/665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