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科
在已投产的蓝润金枪鱼项目一期精深加工车间内,每天都上演着忙碌的情景。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按流程对金枪鱼进行加工。经过粗加工的金枪鱼通过投递口传给独立车间进行精深加工,然后进入包装、速冻、冷库储存环节,等待外销。蓝润水产有限公司经理张秀娟指着这些正在加工的金枪鱼说:“公司今年6月份派出20艘大型金枪鱼围网船赴印度洋捕捞,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公司共计划投入50艘大型金枪鱼围网船,在金枪鱼资源丰富区进行捕捞,达到原料自给的目标。”
拉伸产业链条,实现产品附加值提升,蓝润金枪鱼项目只是威海市众多海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威海市积极消除近海资源衰退等不利影响,借助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远洋渔业发展政策的有力时机,引导全市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建设远洋渔业基地,远洋渔业综合实力有了大幅度提升。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3年以来,威海市新增农业部远洋渔业资格企业4家,全市该类企业数量达到21家,占全省的78%、全国的17%;新增现代化大型专业远洋渔船87艘,全市专业远洋渔船发展到246艘,总功率达到14.2万千瓦。到今年年底,全市远洋渔船将达到280艘以上,总功率将超过16万千瓦,渔船数量和功率将比去年翻一番。
同时,在相关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威海市所辖4个县级行政区除荣成市、环翠区外,原来从未涉足远洋渔业领域的文登市、乳山市也相继成立了远洋渔业企业,开始着手发展远洋渔业,远洋渔业呈现出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
作业领域不断拓展
目前,威海市远洋渔船作业领域已经覆盖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公海的广阔海域,作业方式包括单拖网、鱿鱼钓、金枪鱼延绳钓、金枪鱼围网等国内外远洋渔业主要作业类型。其中,荣成市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承担的利比里亚单拖网和山东蓝越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承担的斯里兰卡围网项目是威海市新开辟的专业远洋渔业项目,入渔渔场为新开辟的作业领域,从项目实施情况来看,效益良好。
据山东蓝越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文华介绍,目前该公司已在相关海域派出20艘1760千瓦大型围网船,捕捞效益较好。
产业效益提升明显
今年1月~8月,威海共外派专业远洋渔船206艘,主要开展了西南大西洋鱿鱼钓、东南太平洋鱿鱼钓、北太平洋鱿鱼钓、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西南大西洋拖网、斯里兰卡围网、利比里亚拖网和印尼拖网等9个专业远洋渔业项目,共实现产量4.04万吨、产值5.81亿元,与去年同期专业远洋渔业产量和产值相比,分别增长了83.6%和68.9%。
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
威海市的黄海、东海等船厂,研究开发的大中型围网、秋刀鱼等新型渔船,引领了现代化远洋渔船的发展;靖海集团、鑫发集团、赤山集团、石岛集团等企业建成了近百万吨库容的高标准冷链物流库,大力开展远洋捕捞产品冷链与加工项目;在一些威海市远洋渔船比较集中的区域建设海外远洋渔业综合基地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目前,山东俚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斐济远洋渔业基地、靖海集团承建的印尼远洋渔业基地等已着手建设。另有荣成市荣运渔业发展公司承建的3000千瓦的远洋运输船等一批大型专业远洋运输船也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威海市集渔船制造、捕捞、加工、物流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延展产业链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威海市下一阶段将进一步转方式、调节构,充分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来延伸产业链条……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31126/66518.s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