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度掘金蓝海—山东荣成打造海洋食品名城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30 17:00:36 

面对蔚蓝的大海,转型跨越的荣成孕育着中国海洋食品名城的梦想——
这里,正成为国家级海洋高端领先技术的转化洼地;这里,正崛起以海洋食品、海洋药品、海洋保健品等为代表的海洋产业集群;这里,正成为舞动蓝色,炫动梦想的实干之城……
依托黄金海岸上富集的海洋资源,荣成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度和速度拥抱蔚蓝,引领着海洋食品产业发展潮流,进一步擦亮了“中国海洋食品名城”城市名片。
■生态维度打造“纯净蓝海”
在荣成人看来,发展海洋经济,实现蓝色崛起,离不开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此,荣成不惜重金,不吝气力,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打出环境牌,提升竞争力。
站在西霞口龙眼湾畔放眼望去,坞道上一条巨大的船体巍然挺立,甲板上不时喷溅出眩目的焊花;而在邻近的海域,几艘小舢板零散地分布着,不时有潜水员提着网兜钻出水面,将一兜海参噼哩叭啦地倒在甲板上。“船厂附近也能养海参?”面对记者的疑惑,西霞口船厂负责人付宗江带我们参观了修造船厂:配套建设了油水分离和回收设施,钢材预处理及涂装工序全部在封闭式车间进行,生活污水全部集中处理……“海珍品养殖是集团的支柱产业,而海水就是我们财富的摇篮,所以造船业绝不允许有半点儿污染。”
不仅是西霞口集团,荣成市从政府到企业都充分认识到海洋生态的重要性。他们把海洋环境建设放到全市工作大局中统筹谋划,强化源头治理,实行标本兼治,迈向了生态保护、立体开发于一体的生态用海战略时代。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市”,荣成于2004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大手笔实施生态自然、生态工业、生态渔业等生态工程——投资10亿元建设3处高级污水处理厂和45处镇村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了690公里污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管网,实现了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投资9500万元实现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集处理全覆盖;投资10亿元对310个重点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耗资近6亿元实施了天鹅湖生态环境修复、滨海公园环境修复与景观生态建设等项目工程……
与此同时,荣成市高标准编制了海洋功能区划,将全市海域划分为开发利用、整治修复、海洋保护、特殊功能和保留区五大类,实行环境指标、投资密度、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五个不能降低”,产业性质与环保目标不一致、布局与生态规划不相符、未达到污染源限期治理要求的一律不批,为此将70多个大项目拒之门外。
超前的生态理念,长期的大手笔投入,为荣成的海洋经济发展保留了一片“纯净蓝海”。
■科技维度打造“海洋硅谷”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荣成市的海洋食品产业捷报频传:好当家集团总投资4200万元的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获得了500万元国家资金补助。而在日前结束的第十届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博览会上,荣成市7家海洋食品企业参展,共签下了2000万元的订单。这标志着依靠科技创新,荣成的海洋食品走上了更广阔的大市场,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进军中国海洋食品名城,科技创新是引擎。为此,荣成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人才培育、强化研发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发展海洋高端产业和海洋高技术新兴产业,打造“海洋硅谷”。
创新离不开载体的支撑。近年来,荣成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23处,院士工作站3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处,省级重点实验室2处,省级技术研发中心4个,组建了现代海水养殖、海参等2个全国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加快创新,人才是关键。荣成市花大力气搭建起高质量的产学研对接合作平台,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30多家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已连续举办多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活动周”“中国工程院海洋领域院士荣成行”等活动;投资5亿元建设了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发展海洋与渔业经济应用型高等职业教育,项目一期工程预计年底完工。
不仅如此,荣成市通过建立国际交流机制,已与比利时、挪威等欧盟国家海洋科研单位就海洋生态养殖建立起交流研究机制;同巴西建立了海洋渔业科技合作关系;组织召开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黄海大海洋生态系—海水养殖容量研讨会”等一系列国际学术活动……荣成“海洋硅谷”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数据彰显成效。“十一五”以来,荣成共承担实施国家海洋863、973计划项目36个,完成重大科研和推广项目45个,研发转化了海带酶解与海带多糖分离纯化、牡蛎活性多肽胶囊、贝类活性物质提取加工利用等系列国家级高端领先技术。
■产业维度打造行业高地
10月21日,在荣成南光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忙着加工海带马哈鱼卷、海带鲱鱼籽卷等海洋食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食品有效地将海带与深海鱼产品加工在一起,营养价值很高,广受国际市场客户青睐。
海产品加工产业是荣成市的传统产业,然而多年来在粗放式加工、附加值低的境地徘徊。为改变这一状况,荣成明确决策——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以开发高端产品和拓展终端市场“两端”发展为方向,拉长加宽增厚海洋生物食品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产业集群建设首先要解决“质”的问题,也就是要发展精深加工。为此,促进产品由初级向高端转变,经营方向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成为荣成海洋企业的共同选择。海之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深海小海带调味品、即食海珍品等50多种特色产品,其中“深海小海带纤靓汤”每杯只含有4克海带,却能卖到3元钱,比单纯卖干海带增值180多倍。
海洋药品和保健品是荣成海洋经济的优势产业,呈现出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态势。目前,鸿洋神集团正与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出DHA微粉、鱼胶原蛋白、海带多糖等系列高新技术海洋活性物质,软胶囊生产规模居亚洲之首。
目前,荣成形成了海产罐头、海藻食品等8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的产业规模,开发出深海鱼油胶囊、海洋胶原蛋白、海参胶囊等上百种海洋医药保健品,形成了600多家企业、年销售收入840亿元的海洋生物食品产业集群;争创了2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26个山东名牌产品,17个山东省著名商标,拥有“荣成海参”“荣成鲍鱼”“荣成海带”等14个地理标志商标和产品。
■诚信维度打造一流品质
去年,荣成50家重点企业、30家成长型企业、20家市属企业的百名老总联合签名“十大诚信承诺”,共倡“以诚为本、以信立业”的“荣成市企业诚信标准”。这是荣成市企业界首次大规模集体自发倡导诚信理念,充分表明了企业诚信经营的决心。
“诚信经营,对于食品企业来说,最根本的就是要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这是荣成市委、市政府和广大食品企业家的共识。
荣成市从源头监管着手,构建起无缝监管全覆盖的安全网络,守住海洋生物食品安全底线。早在数年前,荣成就将农产品例行检测经费和面源污染治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数亿元。
为加强食品质量市场监管的点面结合,荣成引导大型企业集团建立检测中心,发挥其区域带动作用。200余家企业建有检测中心和实验室,3家企业取得了“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大型企业检测中心为骨干、中小企业实验室为补充的监测网络。
如今,荣成已有300多家海洋生物食品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HACCP认证,以及日、韩、欧盟、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和地区认证,158个产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水产品认证,产品畅销世界各地。而细翻荣成海洋生物食品行业荣誉册,全国食品工业强市(县)、全国食品工业十大发展特色县(市)、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中国海洋保健食品开发示范基地、中国海洋产品集散基地、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查看全文: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158867.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