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市普陀区:合作社促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18 10:21:57 

记者 胡晓 通讯员 许振磊 范一帆
10月15日上午,记者在普陀区青凌捕捞专业合作社的渔用码头看到,码头边停靠着10来艘渔船,船上渔民忙着给船加油、充冰,整理网具。
“以前,我们的船在沈家门没有自己的码头和补网场地,渔船东靠西靠就像‘打游击’一样,给渔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青凌捕捞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岳定说,为解决这一情况,2007年7月21日,80名渔船老大自行筹资1300余万元组建的青凌捕捞专业合作社在沈家门马峙岛正式挂牌运营,这也是我市第一家由渔民自己合资兴建的现代渔业基地。
近年来,我区以发展渔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不断推进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使全区渔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运营制度逐步完善,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加强,合作层次与组织化、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较大优势。
据了解,青凌捕捞专业合作社拥有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青凌渔业服务基地,包括制冰厂、冷藏库、网具库、油库、补网场等配套设施,能为500艘渔船提供安全靠泊、后勤补给、修理补网、充冰加油等一体化服务,同时基地组织开展渔船安全管理、渔民培训教育等工作。近年来,该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还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渔业专业合作社”。
“补网有场地,靠岸有优先权,合作社里充冰、加油价格优惠,各种费用无需一次次结,而是通过季度结算或是整年结算的方式……”说起合作社的好处,浙普渔68751船老大叶友生掰着手指夸开来。“社员在合作社里加油要比在外面便宜100元一吨,冰块也要便宜几十块一吨,这样一来,生产成本就降低了不少。”
目前,青凌捕捞专业合作社共有渔船240余艘,且大部分为拖虾船,拢洋比较集中。过去渔民捕来的虾主要卖给水产企业或商贩,由于渔船集中到港,交易量大,有时售价便会被压低。“基地建成后,有了冷藏库,遇到旺汛虾产量多时,就不用急着卖出,可以藏着卖,这样一来,经济效益就提高了。”王岳定说。
此外,为解决鱼货在船上的保鲜问题,提高鱼货质量,帮助社员提高生产效益,经过股东们商议,合作社决定打造冷冻渔运船。目前两艘冷冻渔运船正在建造中。据介绍,冷冻渔运船冷藏温度为零下50摄氏度到零下40摄氏度,鱼货捕捞上来后立即转到冷冻渔运船上冷藏,鱼货的保鲜度将大大提升。王岳定说:“一艘冷冻渔运船一个航次可以装载约10条船的渔获量。冷冻渔运船投入使用后,不仅保鲜时间大幅度延长,还可以及时将鱼货载到渔港,不耽误渔船继续生产,一举两得。”
记者从区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目前,我区已建立各类渔民专业合作社67家,入社社员(股东)2820人,注册资本3205.9万元,带动覆盖渔民9530余户。统计数据显示:全区各渔民专业合作社在2012年共经销水产品156638吨,总金额达181435.5万元,已成为能够引领渔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渔业经营组织……查看全文: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157091.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