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整装待发 将认知深海走向精细化应用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0 16:48:42
中国网10月17日讯 (记者 冯竹)由中国大洋协会组织实施的“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自2013年6月5日从青岛起航以来,先后前往中国南海、中国大洋协会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勘探矿区开展下潜作业。航次历时113天,安全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为世界认识海洋、研究海洋做出了很大贡献。吸收2013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经验,2014年将利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区,雅浦海沟和西南印度洋中脊等海域开展下潜作业,通过发挥“蛟龙号”的独特技术优势,为我国大洋资源调查和深海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蛟龙号”通过在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合同区内,利用照相、摄像、声学地形测量、取样工作等手段,开展近底测量和取样,对合同区及邻城开展进一步资源和环境评价,为参与海山区环境管理计划提供技术支撑。
随后,计划在雅浦海沟海域开展科学调查,开展生物、地质、化学等基础科学调查,为探索深海科学前沿提供技术保障。
此次试验性应用以西南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执行为目标,开展西南印度洋脊典型热液区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和生物基因资源勘探、环境调查,兼顾相关区域基础科学研究。
2014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在充分吸收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蛟龙号”技术性能和作业能力,完善作业规程,培养锻炼业务化运行所需的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探索大型深海装备管理应用机制……查看全文:http://ocean.china.com.cn/2013-10/17/content_303225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