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多措并举维护航道畅通
近年来,受到多变的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长江下游航道演变加剧,航道淤积频繁出现,维护工作量直线上升。尤其逢长江枯水季节,易形成“梗阻”,对航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恪守天职、主动作为,在航道维护中遵循科学规律、勇于探索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真诚服务,保质超量地完成了长江下游航道维护疏浚任务,确保了辖区航道的畅通。近日,本报记者与该局相关人员走访了部分航道维护船舶,探寻他们在长江航运事业发展和沿江经济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执着奉献的足迹。
浩浩长江,绵延向东,奔流不止;
黄金水道,汽笛声声,船影不绝。
在这片繁忙景象间,一艘艘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耙吸式挖泥船正吹泛出金色的泥水花施工作业。他们不分昼夜奋战在最繁忙的长江下游航道上,只为保障航道维护尺度,让过往船舶安全畅行。
近年来,该局大力践行“服务长江水运,服务沿江经济,服务流域百姓”的“三个服务”宗旨,出色地完成了长江下游航道保畅任务。仅2012年就投入5艘大型耙吸式挖泥船和10余艘辅助船对福姜沙南、福姜沙北、福姜沙中、浏河、通州沙、丹徒直、东流等多个水道实施全年持续性维护,确保了辖区航道安全畅通稳定。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航道维护专项工作,多次受上级表彰,曾被评为长江航道局“航道养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交通运输部长航局“‘三保一创’先进集体”,该局也曾获得了“南京市文明单位”、“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和表彰。
是一个怎样的工作团队确保了长江下游航道维护工作的高效、安全、畅通,业绩与荣誉的背后承载了怎样的付出?
记者 王啸雷 通讯员 史玉道 刘义武
A.
健全组织调格局 倾注航道保畅通
近年来,伴随长江下游航道维护尺度步步提升,“重量级”海轮相继驶入,航道维护水道数量、维护疏浚时间和工程量呈逐年递增之势,加上沿岸经济发展需求,对航道维护工作变革模式、创新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进一步强化航道维护协调工作,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在总结过去航道维护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新情况的要求,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于今年2月初成立了长江下游航道维护总指挥部(以下简称“维指”),全面组织协调指挥该局航道维护工作,集中调配全局船舶和生产管理资源,形成了“全河段、全时段、全覆盖”航道维护保畅通工作新格局。
“维指”每天安排专人查看2.0版电子航道图终端,及时掌握航道尺度。成立了航道演变分析小组,对有浅淤趋势的水道进行科学分析,预判维护疏浚时机,由“维指”统筹调配航道维护船舶,最大程度发挥现有疏浚能力。
“维指”在维护现场成立了区域水道维护指挥分部,负责现场航道维护施工指挥,每天对生产完成情况进行统计,按规定将生产情况通报“维指”和水道所在辖区航道管理处。在疏浚现场,定期安排测量船对施工区进行检测,充分掌握维护疏浚进度,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维护指挥分部还通过加强与海事、公安等单位的沟通协调,使航道维护工作获得了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为了确保疏浚船舶能在航道出现险情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作业,并提供后勤保障服务。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加强航道维护基础性保障工作,在南京市浦口区桥林镇设立了沿江700米岸线、后方700亩的大型航道维护保障基地,并积极设法在九江、安庆、芜湖、张家港和南通等区域设立基地,确保长江下游航道维护保障措施及时到位。
2012年11月,针对枯水期辖区内航道水情和重点浅险航道的演变情况,该局认真制定预案,积极组织落实维护方案,不断加强航道维护工作的科学管理,历时近6个月,确保了辖区航道安全畅通和长江航道2.0版电子航道图成功运行。
B.
总结经验寻规律 科学维护谋高效
近年来,长江下游口岸直、通州沙东、福姜沙北和浏河水道是新产生的淤积航段,加上长江南京以下主要航道部分时间段维护尺度由-10.5米提升到-10.8米,大大增加了航道疏浚量。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水道淤积?综合因素很多,包括中上游冲刷而下的泥沙自然沉淀、航道演变等因素。
2012年,福姜沙北水道有一个浅滩突然“活了”,从长江岸线向下游移动近4公里,向南移动600米。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立即调派两艘船对该浅滩进行应急疏浚,由于泥沙回淤速度很快,现场两艘船已经挖不过来。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施工船舶主动延长每天的疏浚时间,另一方面,维护现场人员加强与航道管理处、海事部门联系,采取调整航标位置腾出施工区间等方法,多管齐下提升施工效率。两艘船舶从去年5月底进场,历时近8个月才出场。
航道浚深能为沿岸码头扩容带来新的机遇,而码头扩容则带动沿岸经济的发展,新的发展需求又为航道维护工作增加了更多压力。福姜沙北水道从去年5月中旬起,通航保畅尺度从原来的-7.5米提升到现在的-8米。50公分的加深对航道维护来说,增加了很大的工程量,但对物流和航运单位来讲,将间接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该局将服务沿江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化压力为动力,着眼长远,迎难而上。
据了解,该局从多年维护实践中得出了这样一条宝贵经验:只有尊重航道演变规律,科学组织施工,事先谋划安排才能事半功倍。包括如何根据施工环境选择船型,如何利用涨潮落潮和水流变化选择疏浚时机……这些都是“学问”。
比如,在落潮施工时,可适当延长溢流时间,借助水流将泥沙从浅水处冲到深水处,提高疏浚效率。为了控制船速,保证船位,达到良好的操纵性能,保障施工安全,一般会选择逆流挖泥。
再如,有时碰到区域淤浅,跟航道部门协调后,会采取临时调整航标的办法,将淤浅区域移到航道外面,在满足行船需求的前提下把航道缩窄,让维护船舶在“航道外”施工,待完工后再把航标调回原位。没有大型航行船舶干扰,无论顺流逆流都可以下耙施工,保证了有效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经验只代表过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航道维护工作,还有更多的东西要摸索和研究。”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维指”福姜沙水道指挥分部陆桂录主任在谈到航道维护体会时如是说。
记者在“航浚15”轮电子水深显示屏上看到,一个船型图标在水深点上移动并显示运动轨迹。陈洪卫船长说:“船型边上的圆圈就是耙子的位置,我们可以通过记录的轨迹,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浅点被挖过了,这样当班驾驶员在组织施工时就更有针对性。”在航道维护工作中不乏小改小革,许多举措为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未来诸多不可预知的航道变化因素,为了航道的畅通,为了不辜负上级的期望,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坚持在科学施工的征途中不断实践、探索着。
C.
统筹兼顾抓安全 真诚服务亮品牌
“现在急落潮,正值通航高峰期,通航密度非常大,很多船为了节省燃油成本,趁落潮期间赶紧下水。你们看这些过往行轮密密麻麻的点!”“航浚9”轮朱金峰船长在汽笛声的“伴奏”下,指着雷达显示屏说。
站在驾驶台放眼望去,大小船只迎面而来,场面颇为壮观。此情此景不仅时刻考验着驾驶员的驾驭水平,也刺激着他们的安全神经。
据了解,长江下游白天通航密度很大,小船比较多,不守规则,沟通不畅,对施工安全构成不小的威胁。尤其是一些运沙船没有高频电话,无法与其联系,只能主动避让。到了夜间,有些小船连灯都不点,疏浚船舶只能充分依靠雷达进行观测和避让。
既要保障安全,又不能延误航道维护工作进度。“航浚8”轮王正军船长讲述了一段在丹徒直水道的施工经历。丹徒直水道是长江下游航道咽喉要道,有90度的大转弯,航道窄,上下水的船特别多,最高峰时一天达到五、六千艘,特别是一些小渔船,不仅不避让疏浚船,还在航道里下网,施工难度很大。受此处施工环境所限,不能掉头施工,于是他们采用“进倒车”施工工艺,即顶水进点施工,顺水倒回来再进点施工的方法,这对操控技术要求相当高。“当时奋战了一个月才将航道浅点扫除,镇江电视台记者上船采访,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王船长自豪地说。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在航道维护施工中,不仅重视自身船舶的安全,也将长江下游航道施工区域内往来船舶的安全看在眼中、放在心上。
有的大型海轮吃水很大,对航道情况不太熟悉,有时会偏离航道构成紧迫局面,该局维护船会及时与他们联系,提醒其纠正航向。2012年8月23日,正在通州沙东水道施工的“航浚22”轮,突然发现一艘航行船舶偏离航道,当班驾驶员刘俊立即用甚高频电话主动联系对方,为其指明了正确航路,避免了一起重大安全事故,该轮向“航浚22”轮提供的及时帮助表示感谢。
这是“航浚22”轮“畅人心 通航道”党建品牌的生动体现,也是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实行“三个一”服务举措,即一句话承诺、一站式服务、一体化管理,着力打造“人文人本·忠诚真诚”文化品牌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要求。
船舶安全、效率高,轮机设备很重要。在机舱及泵舱内强噪音、高温环境下,轮机员和值班机工密切关注着各个仪表设备的运转情况,不间断来回巡查。每当遇到影响施工作业的问题需要快速抢修时,全员参与。泥泵内吸入了渔网、橡胶轮胎等杂物,需要紧急清理,轮驾两部齐上阵,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为了增加破土能力,耙头加装了耙齿,但遇到一些土质很硬的地方,耙齿容易损坏,这时要及时更换,这个工作量也很大。船员们可谓不分昼夜,废寝忘食,满身泥水、油渍已是家常便饭。尽管辛苦,但他们心里只想着一点,就是保证船舶设备完好,加快航道维护的进度。
D.
心齐气顺克艰难 和谐团队奏强音
跟随王船长来到“航浚8”轮驾驶台,眼前是三个年轻小伙子,一个驾驶员,一个舵工,一个操耙工,各自紧张忙碌着。
走访几艘船,印象深刻的除了船舶信息化程度较高、设备配给齐全、台账记录规范外,还有就是船干都很年轻。尽管几位船长、轮机长才30多岁,但他们默默坚守这样重要的岗位已有五、六个年头了。这个年轻的团队,显现着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江面上仍可见航道维护施工船舶忙碌的身影。施工船大部分时候没有地方靠岸停泊,需要经过“维指”分部与沿岸码头协调后,趁着码头空闲间隙方能停靠。
“施工补给,供油、供水、买菜等生活支持,要克服很多困难,由于没有停泊码头,很多时候都是抛锚抢修。有时靠码头吊装大件,要等沿岸作业码头有空闲时才能安排,需要等。”“维指”浏河水道指挥分部刘义武道出了后勤保障遇到的难题。
为了不影响施工生产,每到一个新的航道维护段,在施工船进入一周前,“维指”就开始派人到沿岸踩点、勘察、联络,看看附近有没有停靠码头和加水的港口单位,了解菜场和医院在哪,船员上下船路线怎么走……
“施工船只好选择晚上在江中过夜,一些船员看到岸边灯光,却上不了岸,长期下来心里总有些落差。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做足、做好船员思想工作,告诉他们既然选择这个工作,就要耐得住寂寞,就应该默默坚守。”“航浚22”轮党支部书记、政委宋四洲说。
船员跟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时间少,长期在水上作业,工作、生活比较枯燥,对此,船舶党支部、工会和团支部会在工余时间,积极组织开展娱乐活动,如下象棋、打乒乓球、健身等,丰富船员业余文化生活,放松精神和缓解压力。
为了帮助年轻人尽快成长,船上积极推进青年引航工程,推行导师带徒制,从思想、学习、生活、专业技能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手把手教学。
每艘船上都有一个荣誉陈列室,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先进班组等一系列荣誉牌挂满墙壁,记录着这个团队成长的故事。
远眺江面,一艘艘服役航道维护工作多年的工程船上,站立着身着橘黄色工作服的年轻船员,在传帮带机制的作用下,在组织的关怀培育下,尤其是在当前该局开展以“扫四风 强素质 促发展”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们正快速成长为航道维护队伍中的精锐力量。
“维护航道就是我们的天职!”
“航道维护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
“航道维护工作困难再大,我们都能想办法克服!”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广大干部职工言语真诚,尽显忠诚,透着豪迈,闪着自信。
“我局如果履行不好航道维护这个天职,对得起谁?”该局局长、“维指”指挥长杨瑞庆更是一句话道出了真情……查看全文:http://epaper.zgsyb.com/html/2013-08/21/content_61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