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堂门大庙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5-05-21 03:25:08 

香港有;满天神佛;之称。大有集各地诸神于一岛之势。不过,芸芸诸神,最有影响的莫过于妈祖,这与香港曾是渔港有关。香港的先民是由大陆内地沿海渔民迁徙而来的,他们不仅带来了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民间的习俗。香港的天后庙遍布港岛、九龙、新界和离岛,现存妈祖庙宇超过100座。香港的天后庙规模一般都不大,大部分天后庙是清初迁海以后才修建的。

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妈祖庙当数清水湾佛堂门妈祖庙。由于它是全港天后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故人们称之为大庙。据史载,佛堂门大庙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相传北宋时有位叫林长胜的莆田人,携家眷迁居九龙彭蒲围(今大磡村附近),以航运为生。一日,其孙松坚、柏坚兄弟俩在清水湾外海遭遇狂风恶浪,虽极力拼搏,终覆舟堕海,林氏兄弟紧抱妈祖神像,竟在狂风恶浪中奇迹般地漂流到东龙岛海滩,双双得以生还。为答谢神恩,兄弟俩集资在东龙岛海岸边建庙奉祀妈祖,为香港第一座妈祖庙。建庙250年后,据说发生了一件神奇之事,庙中每逢祭祀,焚帛敲钟时,钟敲而不响,而东龙岛对面的清水湾海岸边却可以听到,这一现象持续了很长时间。人们觉得是妈祖示意在清水湾立庙祭祀。于是南宋咸淳二年(1266),清水湾也建成一座妈祖庙宇,两庙后分称南佛堂与北佛堂。北佛堂就是现今的清水湾佛堂门大庙所在之址。七百多年来,这里一直是长年奔波海上的珠江地区渔民会集膜拜之处,香火兴旺,由此先后分灵出筲箕湾天后古庙、水上三角天后庙、铜锣湾天后古庙等众多妈祖庙。

由于佛堂门大庙历史悠久,在当地华人同胞中影响广泛,至20世纪20年代,港英政府下属的华人庙宇委员会予以接管,并在庙前建起码头,以方便越来越多的信众游人进香朝拜。二次大战后。南佛堂废塌。只余北佛堂。1949年之后。香港渔民改往北佛堂膜拜,1962年。香港遭台风袭击。佛堂门大庙严重受损,华人庙宇委员会即斥资重修,并扩大规模,使该庙成了今日的模样。佛堂门大庙现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保护单位。香港一级历史建筑是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评级的香港历史建筑的第一个级别。

香火鼎盛的佛堂门大庙依山面海,古木参天,静穆清幽,可谓风水宝地。大庙为一座三开间的单进殿宇,宽40米,外貌宏伟壮观。庙额为光绪三年(1877)陈崇韬题写、庙门石刻对联:“圣德如天万国梯航瞻日月,母仪配地千秋俎豆镇山河。”正殿内摆着嘉庆九年(1804)铸的香炉,正殿帷幔层叠,装饰精致辉煌,两旁月门通左右偏殿,左偏殿为庙祝居处,右偏殿为“天后寝宫”。寝宫内之铜钟为道光二十年(1840)所铸。还设置一张“龙床”。据传抚摸该龙床可添丁发财,尤以天后诞辰日摸之最灵。庙中除奉祀天后外,另祀金花娘娘。从庙中“系出莆田坤仪称母.恩流荷泽水德配天”的对联可以看出香港妈祖庙与湄洲的历史渊源,庙后有南宋咸淳十年(1274)详述建庙由来的摩崖石刻。由严益彰撰书,文曰:“古汴严益彰,官是场。同三山何天觉来游两山,考南堂石塔建于大中祥符五年:次三山郑广清,堞石刊木,一新两堂。续永嘉滕了觉继之。北堂古碑,乃泉人辛道朴鼎韧()于戊申。莫考年号。今三山念法明,土人林道义继之:道义又能宏其规,求再立石以纪。咸淳甲戍六月十五日书。”

每逢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庙前的清水湾千帆竞归,百舸云集,人流如潮,或供上三牲,顶礼膜拜;或燃上香烛、念念有词。其场面热闹非凡。人们争相向心中敬””的妈祖献上第一炷香。以表虔诚奉祀之意。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