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拟建公益性海洋牧场 未来将变身海底银行

来源:经济导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6:55:56 

22日下午,青岛小麦岛,600艘废旧渔船摞成一堆堆安静地躺在海边约20亩的空地上。鲁崂养6234、鲁崂渔3265……这些曾经无数次被海水冲刷过的数字如今早已斑驳不堪,当日淅淅沥沥的小雨更是让这里平添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幸运的是,在不远的将来,这些终生与大海为伴的渔船将以另一种方式回归大海———逐一拆解并沉入海底,成为一片广袤的人工鱼礁。依托于此,山东首个公益性海洋牧场也将于2015年在崂山湾崛起。

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负责人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目前崂山湾公益性海洋牧场(下称“公益牧场”)的项目建议书已获批复,下一步将陆续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论证,在完成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后,预计今年即可正式开工投放鱼礁。

“在近海海洋资源日益枯竭、海洋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情况下,建设海洋牧场对于修复海洋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意义重大。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建设第一个公益牧场可对其他地市产生示范作用,山东的海洋牧场建设大有可为。”知名海洋专家、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副厅长王诗成对导报记者说。

偿还过度捕捞欠债

22日上午11点,在王开晓的办公室,导报记者和他握手时,他的手上依然浸润着海边的寒气。这位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海监大队大队长刚刚出海归来,去年10月临危受命,担任公益牧场建设指挥部的办公室主任。

“建设海洋牧场,崂山湾可以说具有天然优势。”说起即将开建的公益牧场,王开晓表示,建设海洋牧场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对于海洋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一方面,崂山湾10-20米的水深比较适合人工礁体布防;另一方面,这里的资源修复情况较好,尤其是利于青岛特产“会场梭子蟹”生长。

“近年来,高强度的海洋捕捞作业导致近海海洋生物资源遭到破坏,海里的鱼虾越来越少了。”王开晓说。

据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渔政船检处主任郭振勇介绍,崂山区2004年时还有渔船2000艘左右,目前不到1500艘,其中90%为12马力及以下的渔船。以对虾为例,以前这些渔船每天能捕捞五六百斤,而如今捕捞季有时只能带回几十斤。

之所以会如此,与这些作业范围在5海里左右的小马力渔船有关。这些渔船的鱼网大多是网眼小密、杀伤性强的底拖网、定制网,很多小鱼也被捕获,从而造成了近海渔业资源的逐渐衰退。此外,这些小马力渔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也是回收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上面600艘,有200多艘去年前就已拆解完。

“通过投放人工鱼礁,以及后期的增殖放流、藻类移植等过程,可以帮助恢复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渔业资源。”王开晓表示,建设公益牧场的想法最初来源于2010年的青岛市人大“7号议案”。随后,青岛市政府于当年8月下发了实施方案。

上述方案明确表示,2013-2015年,青岛市政府将每年投入3000万元用于建设3处生态公益性海洋牧场,每处鱼礁规划面积200-300公顷,投放礁体15万空立方米。

而从今年起,崂山区政府率先投资2000万元启动了崂山湾公益性牧场建设。该项目位于崂山湾南部海域,将利用马儿岛、女儿岛、狮子岛、兔子岛等岛礁区,投资建设3个人工鱼礁区,面积分别为93公顷、88公顷和92公顷,辐射海域达1万公顷,预计2015年建成。

变身“海底银行”

“在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得到恢复后,打算与旅游业结合,开展垂钓、休闲等项目,将其打造成真正的公益牧场,最终使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王开晓说。他还表示,目前项目正在论证阶段,落实资金、牧场选址等具体事宜还需要一定时间,预计今年就可以正式投放鱼礁。

“毕竟不同于陆地项目,海上建设需要的资金巨大,我们必须保证用好每一分钱。”据王开晓介绍,收购上述800多艘渔船的资金就超过4000万元。加上后期还要对船进行拆解、去油去污,以及购买鱼礁的另外来源混凝土构件和石头、投放鱼礁,即使加上青岛市投入的3000万元,最后也可能远远不够。而将来牧场建成后如何进行管理以及后续保护也有待进一步讨论。

导报记者了解到,早有先例的经营性海洋牧场或许能给公益牧场的建设带来一些启示。

“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投入近1亿元用于牧场建设,要收回成本起码还要三四年。”青岛龙盘海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郭鸿强对导报记者表示,该公司的牧场更多地考虑经济效益,其鱼礁主要是混凝土构件和石头,以利于海参和鲍鱼的生长。

郭鸿强介绍说,建设海洋牧场投资大、见效慢,从投放鱼礁、藻类附着到环境逐步稳定、开始产出的时间至少要经过5年以上。不过,一旦建成,海洋牧场就会变成“海底银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产品的高质量和高价格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郭鸿强说,目前每年仍要投入1000万元用于建设牧场。其鱼礁属于青岛市政府扶持的5处增殖休闲型人工鱼礁之一,每年可获得200万元补贴。目前,收支已经能够相抵,下一步就是利润加速回收阶段。

在郭鸿强看来,相比经营性的牧场,公益性牧场不仅可以改善大的环境,还能带动当地渔业、就业以及旅游,具有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兴产业大有可为

在王诗成看来,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改变了以往单纯捕捞、设施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方式,基本解决了局部污染和过度捕捞带来的资源枯竭、近海养殖引起的病害加剧等问题,是海洋渔业生产方式和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场重大产业革命,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新兴产业。

“十二五”时期,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已经刻不容缓,需要从产业定位、技术突破、筹集资金、配套政策等方面着手,进行合理布局和精心谋划……
查看全文: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202/20120224/news_20120224_1817619.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