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又称嗜盐菌)、哈维氏弧菌、溶藻胶弧菌等。
流行:大多数海水鱼类较常发生。感染途径主要为经皮感染,其次为经口感染;真鲷的发病季节为6月的25℃左右的高水温期和11月~次年3月的15℃左右的低水温期。
症状:共同病症是体表溃疡;初期体表呈斑块状褪色,食欲不振,浮游于水面,有时旋转游动,鳍基部、躯干部发红或出现斑点状出血,胃囊膨大等症状;解剖可看到内部各器官和肌肉组织有弥散性或点状的出血,肠道有炎症。
防治:外用5毫克/升聚维酮碘溶液(含量10%)药浴浸泡2次~3次,结合内服土霉素……查看全文:http://szb.farmer.com.cn/yyb/html/2013-08/26/nw.D110000yyb_20130826_6-06.htm?div=-1